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胡季昭二首·其一》
《挽胡季昭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伯圭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危言不畏触干戈,瘴雨蛮烟换玉珂。

今古庐陵两胡老,是非儋耳一东坡。

拳拳抗志甘三已,恻恻招魂听九歌。

信得平生稽古力,初心不为履朝靴。

(0)
翻译
直言无惧会触动战事,瘴气蛮烟中换来玉饰的马铃。
从古至今庐陵两地人,胡姓与儋耳之地出了一个东坡先生。
坚定意志甘愿多次退让,悲痛地吟唱《九歌》以招回亡灵。
一生致力于考据古籍,初衷从未改变,不愿只为迎合官场规则。
注释
危言:直言。
干戈:战争。
瘴雨蛮烟:南方湿热多瘴气的环境。
玉珂:马铃,象征地位或身份。
两胡老:指庐陵地区有两个胡姓老人。
儋耳:古代地名,位于海南。
东坡:苏轼的号,这里指代苏轼。
拳拳:形容心情恳切。
三已:多次退让或自我克制。
招魂:古代习俗,呼唤逝者灵魂回归。
九歌:屈原的诗歌集。
稽古力:考据古籍的能力。
初心:最初的志向或决心。
履朝靴:穿官场的鞋子,比喻迎合官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厚文化底蕴和个性化情感的古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坚持的精神态度。首句“危言不畏触干戈”展现了诗人面对险恶环境时的勇敢与直率,不畏强权,敢于发声。这其中的“危言”指的是那些冒险而真诚的话语,而“触干戈”则是古代比喻着危险的成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不避险境的态度。

接着,“瘴雨蛮烟换玉珂”描绘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瘴雨蛮烟”形容的是边塞之地的艰苦环境,而“换玉珂”则是用来比喻诗人宁愿选择这种困苦,也不愿意过上等同于玉珂那样的奢侈生活。

第三句“我古庐陵两胡老”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前人的怀念。其中“我古庐陵”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故乡,而“两胡老”则是对昔日英雄的追忆,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去的一种无奈与尊重。

“是非儋耳一东坡”这句话透露出了诗人的自信和坚持。他不被世俗的声音所左右,更像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坚定地表达着个人的见解,这里的“东坡”可能指的是苏轼,他的个性和对事物的看法常常成为后人效仿的榜样。

“拳拳抗志甘三已”一句则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他愿意承受一切困难,只要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志向。这里的“拳拳”形容的是内心的坚定与决绝,而“甘三已”则表明了诗人的这种选择是出自本心。

最后,“恻恻招魂听九歌”中,诗人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这句中的“恻恻”形容的是一种深切的情怀,而“招魂听九歌”则可能暗指着用艺术的力量来召唤灵魂,用以表达内心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现实、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表达,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对于个人理想与信念坚守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不失本色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李伯圭
朝代:宋

李伯圭,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胡梦昱谪象州时有送行诗,死后有挽诗(《象台首末》卷三)。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谢人送常州草虫扇

生怕炎天老又逢,草虫扇子献奇功。

还将多稼亭前月,卷尽西湖柳上风。

蚱蜢翅轻涂翡翠,蜻蜓腰细滴猩红。

旧时绿鬓常州守,今作霜髯一秃翁。

(0)

曾达臣挽词二首·其一

珠冻兰溪水,冰封玉笥山。

是翁元不死,蜕骨此中间。

书画今存否,仪刑杳莫攀。

端令郡博士,陟岵泪斑斑。

(0)

上巳日周丞相少保来访敝庐留诗为赠和谢

相国来临处士家,山间草木也光华。

高轩行李能过李,小队寻花到浣花。

留赠新诗光夺月,端令老子气成霞。

无论藏弆传诒厥,拈向田夫野老誇。

(0)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其二

老子朝慵起,春风苦唤行。

晴边犹著雪,寒后未闻莺。

偶见千峰翠,偏令两眼明。

倦来浑欲睡,无处避溪声。

(0)

陈安行舍人阁学挽词三首·其一

妫水祀百世,莆田生此公。

贤如太丘长,忠似了斋翁。

玉色犹山立,皇居折栋隆。

孝宗最知己,交臂火城红。

(0)

过岑水

石瘦铜苗绿,溪腥胆水黄。

是间无马迹,何处更羊肠。

恶路今方始,平生梦未尝。

如何寒刮骨,行得汗如浆。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