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非人境,道路行虚空。
二客月中下,一帆天外风。
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
闪怪如可惧,在诚无不通。
扣奇知浩淼,采异访穹崇。
物表即高韵,人间访仙公。
宣城文雅地,谢守声闻融。
證玉易为力,辨珉谁不同。
从兹阮籍泪,且免泣途穷。
洞庭非人境,道路行虚空。
二客月中下,一帆天外风。
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
闪怪如可惧,在诚无不通。
扣奇知浩淼,采异访穹崇。
物表即高韵,人间访仙公。
宣城文雅地,谢守声闻融。
證玉易为力,辨珉谁不同。
从兹阮籍泪,且免泣途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高洁情操的赞美之情。
"洞庭非人境,道路行虚空。" 开篇即描绘出一个超脱尘世、宛如仙境的地方,道路仿佛悬于空中,让人感觉到一种神秘与玄远。
"二客月中下,一帆天外风。" 二位旅者在明月之下缓行,一只船帆在高空中飘扬,这是对友情和旅途的美好描绘,给人以闲适自得之感。
"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 这里的“鱼龙”象征着神秘与力量,而“波五色”则表现出自然界的多彩多姿;“金碧树千丛”描绘了树木郁郁葱葱、光泽如金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闪怪如可惧,在诚无不通。" 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以及在真诚的态度下,可以与这些神秘力量建立联系的信念。
"扣奇知浩淼,采异访穹崇。" 诗人通过探求奇特的事物来认识世界的广大无边,同时也在追寻那些不平凡、非同寻常的知识和境界。
"物表即高韵,人间访仙公。" 这里描绘了物我两忘的景象,同时诗人通过赏析自然之美来寻找那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宣城文雅地,谢守声闻融。" 这里的“宣城”是对一个地方文化氛围的赞美,而“谢守声闻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辈或友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証玉易为力,辨珉谁不同。" 这里通过比喻,强调了真诚和纯净是无需争论的普遍价值。
"从兹阮籍泪,且免泣途穷。" 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不舍与惜别之情,同时也在告诫自己要坚强,不必为离别而过分哀伤。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颂扬,以及对真诚和纯净价值的肯定。通过这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人生旅途中的美好寄托与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