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炎天老又逢,草虫扇子献奇功。
还将多稼亭前月,卷尽西湖柳上风。
蚱蜢翅轻涂翡翠,蜻蜓腰细滴猩红。
旧时绿鬓常州守,今作霜髯一秃翁。
生怕炎天老又逢,草虫扇子献奇功。
还将多稼亭前月,卷尽西湖柳上风。
蚱蜢翅轻涂翡翠,蜻蜓腰细滴猩红。
旧时绿鬓常州守,今作霜髯一秃翁。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热时节,人们使用草制成的扇子来消暑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小事物的观察,如草虫、蚱蜢、蜻蜓等,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夏季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个人年华增长的感慨。
诗中的“还将多稼亭前月,卷尽西湖柳上风”两句,不仅描绘了夏夜凉爽之情,更通过“月”与“风”的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脱物外的意境。这里的“亭前月”和“西湖柳上风”,都是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而最后两句“旧时绿鬓常州守,今作霜髯一秃翁”则是对个人年轻时期与现状之间鲜明对比的描写。诗人通过头发从青春时的“绿鬓”到中年后的“霜髯”,再到老年的“秃翁”,勾勒出时间流逝和个人的生命历程。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个人衰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