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流落似长沙,赖有诗情遣岁华。
吟弄浅波临钓渚,醉披残照入僧家。
石挨苦竹旁抽笋,雨打戎葵卧放花。
安得君恩许归去,东陵闲种一园瓜。
宦途流落似长沙,赖有诗情遣岁华。
吟弄浅波临钓渚,醉披残照入僧家。
石挨苦竹旁抽笋,雨打戎葵卧放花。
安得君恩许归去,东陵闲种一园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宦官流落异乡的凄凉心境。开篇“宦途流落似长沙”即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宦途,即仕途,指的是为官之路,而流落则是失意、颓废的状态,比喻自己如同长沙大地上的落叶,无依无靠。接着“赖有诗情遣岁华”透露出诗人在这种境遇中仍能找到慰藉,那就是通过吟咏诗词来消磨时光。
第三句“吟弄浅波临钓渚”则具体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吟咏诗歌之余,便是漫步于浅水边,观赏着水中的鱼儿。这里的“钓渚”指的是钓鱼的地方,而“渚”也常用来形容水流平缓处。
第四句“醉披残照入僧家”则表现了诗人在日暮时分,酒意朦胧中,随意走进一座寺庙。这里的“残照”指的是夕阳的余晖,而“僧家”则是佛教寺院。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行为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悠闲自在,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石挨苦竹旁抽笋,雨打戎葵卧放花”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其中,“石挨苦竹旁抽笋”形象地展现了竹笋从坚硬的岩石间挣扎而出的生机;“雨打戎葵卧放花”则捕捉到了雨水拍打在蓟草上的声音,以及蓟草被雨打后依然开放着小花的情景。
最后两句“安得君恩许归去,东陵闲种一园瓜”,诗人表达了渴望回到故乡的愿望。在这里,“君恩”指的是国君的恩惠或是上级对自己的恩待,而“东陵”则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心中理想的栖息之地。通过种植瓜果,诗人寄寓了对于平淡生活和宁静归宿的情感向往。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构建了一幅流落宦官怀乡之情的画面,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寻找精神慰藉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