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叔曾过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
苍松翠竹青苔径,也不传呼宰相来。
平叔曾过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
苍松翠竹青苔径,也不传呼宰相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开篇“平叔曾过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两句,通过提及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比较,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与选择。
接着,“苍松翠竹青苔径,不也传呼宰相来”一句,更具体地勾勒出诗人隐居的自然环境和他对于世俗功名的淡然。这里的“苍松翠竹”象征着岁月悠长与生机盎然,“青苔径”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而清新的山林小径。而“不也传呼宰相来”表明诗人对于外界的名位和荣耀并不关心,甚至连消息都不愿意传达,更不用说去追求或参与其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世俗与隐逸,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所用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语言,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内心深处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妍蹄饰镂鞍,飞鞚度河干。
少年本上郡,遨游入露寒。
剑琢荆山玉,弹把随珠丸。
闻有边烽息,飞候至长安。
然诺窃自许,捐躯谅不难。
占兵出细柳,转战向楼兰。
雄名盛李霍,壮气能彭韩。
能令石饮羽,复使发冲冠。
要功非汗马,报效乃锋端。
日没塞云起,风悲胡地寒。
西征馘小月,北去脑乌丸。
报归明天子,燕然石复刊。
仰眄太霞宫,金阁曜紫清。
华房映太素,四轩皆朱琼。
掷轮空同津,总辔舞绿軿。
玉华飞云盖,西妃运锦旌。
翻然尘浊涯,倏欻佳人庭。
宿感应期降,所招已在冥。
乘风奏霄晨,共酣丹琳罂。
公侯徒眇眇,安知真人灵。
晨阙在霞构,玉室起霄清。
领略三奇观,浮景翔绝冥。
丹华中有真,金映育挺精。
八风鼓锦披,碧树曜四灵。
华盖阴兰晖,紫辔策绿軿。
结信通神交,触类率天诚。
何事外象感,须睹瑶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