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章正字秩满东归》
《送章正字秩满东归》全文
唐 / 无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朝衣登别席,春色满秦关。

芸阁吏谁替,海门身又还。

寻僧流水僻,见月远林闲。

虽是忘机者,难齐去住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āngzhèngzhìmǎndōngguī
táng /

cháodēngbiéchūnmǎnqínguān
yúnshuíhǎiménshēnyòuhái

xúnsēngliúshuǐjiànyuèyuǎnlínxián
suīshìwàngzhěnánzhùjiān

注释
朝衣:古代官员上朝时所穿的礼服。
别席:离别的宴席。
春色:春天的景色。
秦关:指秦地的关隘,泛指北方边疆。
芸阁:藏书阁,古代藏书或修书的地方,常用来借指文人雅士聚集之处。
吏:官吏,此指职位。
替:接替,替代。
海门:海边,此指诗人的故乡或归隐之地。
寻僧:寻找僧人,比喻寻求心灵的宁静或高洁之士。
流水:溪水,流动的水,常象征时间的流逝或心境的悠长。
远林:远处的树林,代表远离尘嚣的清静之地。
忘机者:无心机的人,指不为世俗功名所累,超脱物外的人。
难齐:难以协调或平衡。
去住间:去与留之间的选择或状态。
翻译
穿上朝服登上离别的宴席,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秦地关塞。
藏书阁的官职谁来接替呢?我这就要返回海边的家乡。
沿着溪水寻找幽静的僧人,远眺林间空旷之处观赏明月。
虽然我是一个无心机的人,却也难以在去留之间找到平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开篇“朝衣登别席,春色满秦关”两句,勾勒出一幅早晨赴别离之地的画面,春天的气息在秦关弥漫,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接下来的“芸阁吏谁替,海门身又还”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荒凉的边塞之地,有谁能代替自己的职责?而自己则不得不再次返回那个遥远的地方。这不仅是对工作的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寻僧流水僻,见月远林闲”两句,转换了情境。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位隐居的僧人,而那清澈的溪水和远处的林间月色,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又遥远。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最后,“虽是忘机者,难齐去住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即使是一位追求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人,但在面对离别和归途之间的选择时,也会感到困惑和痛苦。这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人世间的情感纠葛无法彻底割舍。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自然美好与人生离合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无可
朝代:唐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猜你喜欢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

(0)

书匡山老僧庵

筼筜红实好鸟语,银髯瘦僧貌如祖。

香烟濛濛衣上聚,冥心缥缈入铁圄。

白麇作梦枕藤屦,东峰山媪贡瓜乳。

(0)

湖头别墅三首·其三

南北如仙境,东西似画图。

园飞青啄木,檐挂白蜘蛛。

邻叟教修废,牛童与纳租。

寄言来往客,不用问荣枯。

(0)

鄂渚逢杨赞禹

流浪兵荒苦,相思岁月阑。

理惟通至道,人或谓无端。

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

知音不可见,始为一吟看。

(0)

寄西山胡汾吴樵

带经锄陇者,何止手胼胝。

觅句句句好,惭予筋力衰。

云堆临案冷,鹿队过门迟。

相忆空回首,江头日暮时。

(0)

商山道者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栖隔雪林。

多傍松风梳绿发,只烧崖药点黄金。

澄潭龙气来萦砌,月冷星精下听琴。

曾梦先生非此处,碧桃溪上紫烟深。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