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天爽气到枫宸,恰有霜枝点缀新。
色借花栏红乍染,影依玉砌冷初匀。
郁森未许游蜂集,绚烂还教宿鸟驯。
更喜西成逢稔岁,万家雨露沐阳春。
寥天爽气到枫宸,恰有霜枝点缀新。
色借花栏红乍染,影依玉砌冷初匀。
郁森未许游蜂集,绚烂还教宿鸟驯。
更喜西成逢稔岁,万家雨露沐阳春。
此诗描绘了深秋禁苑中红叶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红叶在霜天中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寥天爽气到枫宸”,开篇即点出秋高气爽的背景,枫宸则暗指皇家园林,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清新的氛围。次句“恰有霜枝点缀新”,通过“霜枝”与“新”字的对比,既突出了红叶在霜天中的鲜明色彩,又暗示了其生命力的顽强。
接着,“色借花栏红乍染,影依玉砌冷初匀”,进一步描绘红叶的色泽与光影效果。红叶如同被花栏轻轻染上,色彩鲜艳;其影子则映照在玉砌之上,显得格外清冷而均匀。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红叶的视觉美感,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郁森未许游蜂集,绚烂还教宿鸟驯”,通过“郁森”与“绚烂”的对比,以及“游蜂”与“宿鸟”的动态描写,表现了红叶虽美但不招蜂引蝶,反而能安抚鸟儿,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意境。
最后,“更喜西成逢稔岁,万家雨露沐阳春”,诗人由眼前的红叶美景联想到丰收的年景和普照的阳光,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红叶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富强的期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世人如要问生涯,满架堆床是五车。
谷鸟暮蝉声四散,修篁灌木势交加。
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
却用水荷苞绿李,兼将寒井浸甘瓜。
惯缘崄峭收松粉,常趁芳鲜掇茗芽。
池上树阴随浪动,窗前月影被巢遮。
坐云独酌杯盘湿,穿竹微吟路径斜。
见说公卿访遗逸,逢迎亦是戴乌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