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商山》
《过商山》全文
唐 / 王贞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一宿白云根,时经采麝村。

数峰虽似蜀,当昼不闻猿。

马立溪沙浅,人争阁道喧。

明朝弃襦罢,步步入金门。

(0)
注释
一宿:一夜住宿。
白云根:白云缭绕的山脚。
时经:时常经过。
采麝村:采集麝香的村庄。
数峰:几座山峰。
似蜀:像蜀地一样美丽。
当昼:在白天。
不闻猿:听不到猿猴叫。
马立:马儿站立。
溪沙浅:溪边的浅滩。
人争:人们争抢。
阁道喧:在栈道上喧闹。
明朝:明早。
弃襦:穿上简陋衣裳,这里指告别日常装扮。
罢:完毕,这里指告辞。
步步入金门:一步步走进那金色的宫门,比喻进入高贵之地。
翻译
一夜宿在白云缭绕的山脚,途中时常经过采麝香的村庄。
几座山峰虽像蜀地那样秀美,但白天却听不到猿猴的叫声。
马儿站在溪边浅滩上,人们在栈道上争抢喧闹。
明早穿上简陋衣裳告辞,一步步踏入那金色的宫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清晨经过商山的景象和心情。"一宿白云根,时经采麝村",表明诗人在白云深处的山谷中过夜,然后又途经采麋之地。这两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商山清幽的自然环境。

"数峰虽似蜀,当昼不闻猿",这里借用了“蜀”即巴蜀地区多山的特点,以此来形容商山连绵起伏的山势。同时,通过“当昼不闻猿”的细节,表现出白天时,即便是在群山环抱之中,也因为深邃而不会听到猿鸣的声音,这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孤寂。

"马立溪沙浅,人争阁道喧",这一句转向了旅途中的场景,诗人形容行走在商山的路上,溪水清澈而浅,马匹可以直接涉水而过。同时,“人争阁道喳”则描绘出人们为了攀登高处而争夺道路的情景,这里的人声鼎沸,形成了与之前静谧山林氛围的对比。

"明朝弃襦罢,步步入金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日出之后,脱下夜晚的衣物,开始向“金门”前进。这里的“金门”可能是指山中的一处重要关隘或者宫殿之类的地方,代表着旅程中的某种意义上的终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商山的壮丽与古老,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向往。

作者介绍
王贞白

王贞白
朝代:唐   字:有道(875—958)   号:灵溪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生辰:895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春游和伯旃·其四

酒渴宁辞涸泽鹕,残春欲尽听鸣蛄。

林丁鼠壤贫相供,冶女鸦头巧擅歈。

座右群英图素客,花前独宿忆黄姑。

莫惊古锦多新句,错落银毫粲笔䰅。

(0)

清平调.牡丹词十首彷李太白清平调·其十

红尘京洛魏姚家。镇重东风冠物华。

试近屏山见容鬓,人间那更有名花。

(0)

咏沈献吉北山草堂九松十首·其五傲五

兀突支撑碧落中,平林万木俯来空。

气凌西洛顽夫石,梢拂南箕傲客风。

偃蹇青云甘自老,相看白眼与君同。

人间项领纷成态,晚节冰霜独见公。

(0)

新柳

风鬟乍栉浅垂鬈,蹙损春愁画未全。

明绿薄匀螺黛染,淡黄新擘露分笺。

栖鸦残带初更月,禁火寒拖一缕烟。

恼乱荑人幽睡起,清波娇涩盻嫣然。

(0)

梨花

洗妆微雨乍廉纤,寂寞东风瘦更添。

烟火清明长漠漠,昏黄月夜自淹淹。

玉人小困阑同倚,燕子刚来雪又沾。

为问春归应几许,愁多犹怯捲疏帘。

(0)

道藏歌诗·其三十九

斩灭六天,严整北酆。束精缚妖,受事玉皇。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