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清沙白偶登台,城阙秋生夕照催。
醉里高歌双鬓在,愁边画角数声来。
侧身天地长为客,抱病风尘孰爱才。
却忆故园三径好,扁舟须趁早春回。
渚清沙白偶登台,城阙秋生夕照催。
醉里高歌双鬓在,愁边画角数声来。
侧身天地长为客,抱病风尘孰爱才。
却忆故园三径好,扁舟须趁早春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鸣盛在清秋傍晚登台远眺时的感触。"渚清沙白偶登台",画面简洁,展现出江边或湖畔的宁静与寥廓,诗人偶然间登上小亭,感受到秋意的侵袭和夕阳的催促。"城阙秋生夕照催"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季节性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觉。
"醉里高歌双鬓在",诗人借酒浇愁,高歌一曲,但即使醉中,也意识到自己双鬓已斑白,流露出岁月不饶人的感慨。"愁边画角数声来",远处的军号声更增添了诗人心中的愁绪,暗示着战乱或离别之苦。
"侧身天地长为客",诗人身处异乡,感到自己如同天地间的一位过客,孤独无依。"抱病风尘孰爱才",在疾风尘世中,他感叹自己的才华被忽视,无人赏识。
最后两句"却忆故园三径好,扁舟须趁早春回",诗人怀念起故乡的宁静生活,决定尽快结束漂泊,趁着早春时节回归田园,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愁苦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