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其二》
《蝶恋花·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深院萧萧梧叶雨。知道秋来,不见秋来处。

云压小桥人不渡。黄芦苦竹愁如雾。

四壁秋声谁更赋。人只留春,不解留秋住。

秋又欲归天又暮。斜阳红影随鸦去。

(0)
注释
深院:指深宅大院。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梧叶雨:雨打梧桐叶。
秋来:指秋季来临。
处:地方。
云压:乌云低垂。
小桥:简陋的小桥。
人不渡:行人无法通过。
黄芦:黄色的芦苇。
苦竹:象征愁苦的竹子。
愁如雾:愁绪像雾一样浓重。
四壁秋声:四周墙壁回荡的秋声。
赋:描绘、吟咏。
春:春季。
秋住:留住秋天。
秋又欲归:秋天即将离开。
天又暮:天色已近傍晚。
斜阳:落日。
红影:红色的余晖。
随鸦去:随着乌鸦飞走。
翻译
寂静深院中,雨打梧桐叶声萧瑟。虽然感觉到秋天的到来,却不知它究竟从何而来。
乌云低垂,小桥被遮挡,行人无法通过。周围只有黄芦和苦竹,愁绪像雾一般弥漫。
四周墙壁回荡着秋天的声音,又有谁能描绘这景色?人们只懂得留住春天,却不懂得挽留秋天。
秋天又要离去,天色渐晚。夕阳的红光伴随着乌鸦消失在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院秋雨的景象,通过梧桐叶在风中的声响,传达了秋天的来临。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秋天的景色,而是通过缺席和感受来表达对秋天的思念。

“云压小桥人不渡”一句,营造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小桥上空无一人,不仅因为天气的原因,也象征着某种情感上的隔绝。接着,“黄芦苦竹愁如雾”则是对这种秋意的进一步渲染,把自然景物的愁苦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

“四壁秋声谁更赋”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独特声音的感受,以及他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并和他一起吟咏这种感觉。然而,“人只留春, 不解留秋住”一句,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即人们总是喜欢春天,而忽视了秋天的美。

最后两句“秋又欲归天又暮。斜阳红影随鸦去。”则描绘了一幅秋日落幕的景象,太阳即将下山,红色的光影伴随着乌鸦远去,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描写,也隐喻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

南望愁云锁翠微,谢家楼阁雨霏霏。

刘桢病后新诗少,阮籍贫来好客稀。

犹喜故人天外至,许将孤剑日边归。

怀乡不怕严陵笑,只待秋风别钓矶。

(0)

长安旧里

满目墙匡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

车轮马迹今何在,十二玉楼无处寻。

(0)

古意六首·其三

宝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

浮游五湖内,宛转三江里。

何不深复深,轻然至溱洧。

溱洧源流狭,春秋不濡轨。

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

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

丰骨输庙堂,鲜腴籍笾簋。

弃置谁怨尤,自我招此否。

馀灵寄明卜,复来钦所履。

(0)

倬彼我系·其一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锡社,派别支流。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0)

散关晨度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0)

失题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

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