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秋风高,红叶纷满地。
采采黄金华,专此秋富贵。
主翁庭宇静,霜日自清媚。
岂不怀渊明,异榻同梦寐。
春融桃李门,一粲开落易。
愿言坚晚节,香淡有真意。
平生观物心,饮水知秋味。
敢问楚人醒,何如晋人醉。
大江秋风高,红叶纷满地。
采采黄金华,专此秋富贵。
主翁庭宇静,霜日自清媚。
岂不怀渊明,异榻同梦寐。
春融桃李门,一粲开落易。
愿言坚晚节,香淡有真意。
平生观物心,饮水知秋味。
敢问楚人醒,何如晋人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开篇“大江秋风高,红叶纷满地”两句,设定了一个秋意浓厚的画面,长江的秋风凛冽,红色的落叶铺满了大地,给人一种丰富和辉煌的感觉。
接着,“采采黄金华,专此秋富贵”又增加了一层豪迈与奢侈的情趣。诗人在这里使用“采采”的拟声词来形容那繁盛而华丽的景象,同时通过“黄金华”这一比喻,表达了对朋友不凡的境遇和高贵品质的赞赏。
“主翁庭宇静,霜日自清媚”则描绘了一种宁静雅致的居所氛围。诗人形容主人(刘君章)的庭院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安静,而霜日则带来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清新之感。
“岂不怀渊明,异榻同梦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渊明(即苏轼)的怀念之情。虽然两人相隔时空,但在精神上却能共鸣,共同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梦境中。
“春融桃李门,一粲开落易”则是转入了对春天的回忆,诗人提及到那时节里盛开的桃花和李花,以及它们轻易地开放和凋谢,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细腻。
“愿言坚晚节,香淡有真意”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朋友坚守晚节之约,即在岁月的晚期仍能保持纯正的情谊和高洁的人格。这里的“香淡”形容的是一种不事张扬、质朴无华的品性。
“平生观物心,饮水知秋味”则是诗人自述,他一生都以观赏万物为乐,并且能从最简单的行為——饮水中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清凉和淡雅。
最后,“敢问楚人醒,何如晋人醉”是一种对比和提问。诗人在这里借用历史上的楚国和晋国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来询问:是保持清醒如楚人的生活态度好,还是沉醉在美好时光中如晋人那样更为可取。这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抉择,以及对待遇方式的深刻思考。
右辖升庸日,秋闱献艺初。
端居烦坐镇,妙简备贤书。
忆昔兴文运,惟天启圣谟。
教条行九有,学业出三馀。
儒术俄中否,词场遂久虚。
纶言何噩噩,髦士共于于。
吐握承谦德,飞扬感壮图。
至公留藻鉴,成物待洪炉。
肃穆华星聚,涵容化日舒。
谁欤随计吏,行矣听传胪。
橘柚天庭贡,参苓相府储。
铺张须钜笔,衰朽愧荒疏。
圣主恩南土,明公起集贤。
直期凋瘵后,共致太平年。
金虎分符重,文龙赐服鲜。
权纲兼将相,标格近神仙。
天地三江外,星辰北极边。
丹心齐出处,素志在陶甄。
请述江南事,都非大德前。
但徼扶弱美,竟坐抑强偏。
无复同忧乐,徒令舞智权。
平畴吹渤澥,暗室伏戈鋋。
贪暴明相训,忠良默自怜。
民心随日坏,世态与时迁。
况复兵饥接,仍闻病疠缠。
诛求殊未已,蟊贼转相挻。
若拟宽忧顾,先须解倒悬。
久饥宁择食,多病但求痊。
一语堪惩劝,微机足转旋。
已知平似水,更道直于弦。
遥想闻公至,浑如望岁然。
九重天上别,百丈雾中牵。
日月明金节,山河入画船。
四方初息马,五月正鸣蝉。
丰乐田多黍,生香泺有莲。
岱宗标鲁地,庐岳压湖天。
水怪收崩浪,山灵扫瘴烟。
欢呼麟凤出,踊跃吏民先。
笳鼓趋雄镇,旌旗覆广川。
下车和气应,袖手颂声延。
膏雨侵淮甸,仁风扇海壖。
忠贞真世笃,调燮有家传。
赤子皆同体,苍生且息肩。
龚黄须警策,方召在蕃宣。
《奉送全平章赴江西》【元·揭傒斯】圣主恩南土,明公起集贤。直期凋瘵后,共致太平年。金虎分符重,文龙赐服鲜。权纲兼将相,标格近神仙。天地三江外,星辰北极边。丹心齐出处,素志在陶甄。请述江南事,都非大德前。但徼扶弱美,竟坐抑强偏。无复同忧乐,徒令舞智权。平畴吹渤澥,暗室伏戈鋋。贪暴明相训,忠良默自怜。民心随日坏,世态与时迁。况复兵饥接,仍闻病疠缠。诛求殊未已,蟊贼转相挻。若拟宽忧顾,先须解倒悬。久饥宁择食,多病但求痊。一语堪惩劝,微机足转旋。已知平似水,更道直于弦。遥想闻公至,浑如望岁然。九重天上别,百丈雾中牵。日月明金节,山河入画船。四方初息马,五月正鸣蝉。丰乐田多黍,生香泺有莲。岱宗标鲁地,庐岳压湖天。水怪收崩浪,山灵扫瘴烟。欢呼麟凤出,踊跃吏民先。笳鼓趋雄镇,旌旗覆广川。下车和气应,袖手颂声延。膏雨侵淮甸,仁风扇海壖。忠贞真世笃,调燮有家传。赤子皆同体,苍生且息肩。龚黄须警策,方召在蕃宣。
https://shici.929r.com/shici/gCWCTQq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