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箔上蚕,暮取茧上丝。
丝成给日食,不得身上衣。
早知阿家蚕事苦,不若当初学歌舞。
朝看箔上蚕,暮取茧上丝。
丝成给日食,不得身上衣。
早知阿家蚕事苦,不若当初学歌舞。
这首明代诗人孙蕡的《蚕妇词》描绘了蚕妇辛勤劳作的日常。首句“朝看箔上蚕”,形象地写出蚕妇清晨起来观察蚕儿在箔上蠕动的情景,暗示着她们对蚕丝生产的密切关注。次句“暮取茧上丝”则展示了从黄昏到夜晚,她们忙碌地剥茧抽丝的场景。
然而,这些辛苦换来的丝线,“丝成给日食”,只能供给家庭基本的生活所需,自己却“不得身上衣”。这表达了诗人对蚕妇生活艰辛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底层劳动者生活的困苦。最后两句“早知阿家蚕事苦,不若当初学歌舞”,通过假设如果早知养蚕如此辛苦,还不如当初学习歌舞这样的轻松技艺,暗含对社会不公和妇女命运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以日常生活细节揭示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民间诗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