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会言上人乞诗》
《重会言上人乞诗》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海外归来五见春,梨衣两识帝京尘。

此生已觉浑无累,为累空惊尚有身。

厚善最怜山解事,岁寒更爱月情亲。

鹫峰峰下重相见,雪作飞花一笑新。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重会言上人乞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海外归来后,再次与老友言上人相聚的情景。诗人的语言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表达了对人生、自然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

首句“海外归来五见春”,诗人以自己海外游历的经历,跨越了五个春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接着,“梨衣两识帝京尘”一句,通过梨花的洁白与京城的繁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此生已觉浑无累,为累空惊尚有身”两句,诗人通过自省,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他认为这一生已经摆脱了许多束缚,但仍然在自我意识中感到某种虚幻的存在,这种矛盾的自我认知,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索。

“厚善最怜山解事,岁寒更爱月情亲”则转向自然界的描写,诗人赞美山川的厚德与月亮的深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喜爱。山川的“解事”和月亮的“情亲”,赋予了自然以人性化的特质,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鹫峰峰下重相见,雪作飞花一笑新”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言上人在鹫峰之下再次相逢的场景。雪化成飞花,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两人友谊的纯洁与永恒。笑声中的“新”,则表达了重逢的喜悦与生命的新生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夏杪杨宝生孝廉招同毛行九司马杨止庵大令梁药亭太史饮于风幡堂次行九韵二首·其一

古树馀千载,劳生又半年。

闲寻白社约,得醉绿阴边。

蝉试迎秋噪,庭分欲暮烟。

是间宜野酌,何必肆长筵。

(0)

次答吴彤本

老凤巢边和鹤鸣,别来无念不萦萦。

水从庾岭分南北,书寄扬州隔死生。

歆向文章元继美,纪群先后见交情。

不缘步屧能相过,门径东风长绿荆。

(0)

偶过六莹堂十一侄以画轴索题时方七龄好尚如此知为英物也二首·其一

长眉高隼骨铮铮,杖锡胡僧意气横。

稳坐蛟龙方濯足,不知风雨夜来生。

(0)

送善丹青者吴碧山

纱巾长啸复何之,文采风流杜老诗。

颇怪世间男子少,烦君多为着须眉。

(0)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

栩栩梦中蝶,飞飞霜后萤。

半床书共寝,永夜月同醒。

觅纸题新句,笼灯课旧经。

已忘身是系,只作户长扃。

(0)

积雨柬何玉其

积雨村边路,溪潮长石痕。

蛎房环结屋,龙目细垂园。

旧友仍羁寓,新秋好晤言。

楼高虽可望,各自闭柴门。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