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遥落满山台,幽菊依岩处处栽。
半点红尘应不到,数声玄鹤却飞来。
梁园金谷元非托,魏紫姚黄亦浪开。
君看驿南津口路,几多冠盖不知回。
深秋遥落满山台,幽菊依岩处处栽。
半点红尘应不到,数声玄鹤却飞来。
梁园金谷元非托,魏紫姚黄亦浪开。
君看驿南津口路,几多冠盖不知回。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山中之景,以菊花为中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
首句“深秋遥落满山台”,描绘了深秋时节,山中景色萧瑟,满山台都被秋意覆盖的情景。接着,“幽菊依岩处处栽”一句,点明了诗中的主角——菊花,它们在岩石旁,遍地开放,生机勃勃,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半点红尘应不到,数声玄鹤却飞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静脱俗的氛围。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而“玄鹤”则代表了高洁的隐士形象,它们的出现,更增添了山林的神秘与雅致。
“梁园金谷元非托,魏紫姚黄亦浪开”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名胜的追忆与感慨。梁园和金谷是古代文人聚会之地,而“魏紫姚黄”则是著名的牡丹品种,这里借指名花,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君看驿南津口路,几多冠盖不知回”一句,以山下的道路为引子,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这里的“冠盖”比喻官宦显贵,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菊花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苍松藏野寺,山以隐君灵。
俛仰千年事,孤高九日亭。
抗尘头渐白,吊古眼犹青。
有客耽幽讨,吟情起鹤汀。
穷冬阳为沴,旱气蒸黄埃。
春风三夜动,春雨随风来。
万类萌甲喜,愁人生意开。
我行竟何事,欣尔登崔嵬。
几年埋玉蓝田,绿云翠水烘春暖。
衣薰麝馥,袜罗尘沁,凌波步浅。
钿碧搔头,腻黄冰脑,参差难剪。
乍声沉素瑟,天风佩冷,蹁跹舞、霓裳遍。
湘浦盈盈月满。抱相思、夜寒肠断。
含香有恨,招魂无路,瑶琴写怨。
幽韵凄凉,暮江空渺,数峰清远。
粲迎风一笑,持花酹酒,结南枝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