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皎于日,发出为忠辞。
方寸已尽破,独夫犹不知。
高坟临大道,老木无柔枝。
千古存遗像,翻为谄子嗤。
精诚皎于日,发出为忠辞。
方寸已尽破,独夫犹不知。
高坟临大道,老木无柔枝。
千古存遗像,翻为谄子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过比干墓》。诗中,诗人以比干的忠诚和悲剧命运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扬以及对无知者的讽刺。"精诚皎于日"描绘了比干的高尚品德如同太阳般明亮,"发出为忠辞"则强调他的言辞出于衷心的忠诚。然而,"方寸已尽破,独夫犹不知"揭示了比干的忠诚并未被理解,甚至遭到了独夫(指暴君)的误解。
接下来的"高坟临大道,老木无柔枝"通过比干墓地的景象,暗示了他的悲剧结局,即使死后仍矗立在大道旁,象征着他的坚韧与孤独。最后两句"千古存遗像,翻为谄子嗤",指出比干的事迹虽被后人纪念,但那些谄媚小人却嘲笑他的忠诚,这是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干的赞美和其遭遇的描绘,寓含了对忠诚被忽视和奸佞得势的社会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