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纡石路陟嶙峋,揽胜还欣回出尘。
何必森严卫虎豹,居然尺五俯星辰。
云轩峰岭延遥近,梵宇香花悦静真。
大士如如无色相,却看历历往来人。
盘纡石路陟嶙峋,揽胜还欣回出尘。
何必森严卫虎豹,居然尺五俯星辰。
云轩峰岭延遥近,梵宇香花悦静真。
大士如如无色相,却看历历往来人。
此诗描绘了一次登高览胜的体验,诗人以盘旋曲折的山路起笔,引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内心的愉悦。"陟嶙峋"一词生动地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壮丽,"揽胜还欣回出尘"则表达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喜悦之情。
接着,诗人以反问句式,指出不必过分强调山林的威严与神秘(“何必森严卫虎豹”),而是自然本身的魅力(“居然尺五俯星辰”)就足以令人震撼,仿佛站在高处就能触及星辰,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
“云轩峰岭延遥近,梵宇香花悦静真”两句,将视线从宏观的自然景观转向更为细腻的景象,云雾缭绕的山峰与远处的寺庙、香气四溢的花朵,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让人心灵得到净化与愉悦。
最后,“大士如如无色相,却看历历往来人”则以佛教中大士(菩萨)的形象,象征着超脱世俗、纯净无染的精神境界,同时通过对比,强调了在这样的高远之境中,人们日常的纷扰与忙碌显得微不足道,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升华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思考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倚松待潮生,潮生松韵冷。
野岸并维舟,僧房初出定。
五马从大夫,双凫引仙令。
蹊我污莱田,入我蓬蒿径。
枯禅懒下床,逢迎失恭敬。
布席忘主宾,当机率真性。
一笑清风生,微言动幽兴。
良晤难久淹,有怀殊未罄。
挥手别江干,悠然发高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