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子,斗时枯槁,不近人情。
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
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
有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
这老子,斗时枯槁,不近人情。
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
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
有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因胜澄的禅师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禅师形象鲜明,个性独立,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理。他以“斗时枯槁”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表明他不随波逐流,不被世俗所动,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
“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这两句诗展现了禅师在广阔世界中孤独求道的形象。他不寻求与世人的共鸣,而是独自探索生命的真谛,寻找心灵的归宿。这种孤独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坚定的自我追寻。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禅师虽然继承了佛法的精髓,但并不轻易传授给他人。这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知识传承的谨慎态度。他深知佛法的奥义难以言传,只能通过个人的修行和领悟来体会。
“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这两句描绘了禅师在寂静的夜晚,独自面对内心世界的情景。他与天地万物对话,与自然和谐共处,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闺门”可能是指禅师内心的宁静之所,而非实际的门户。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这句话表达了禅师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他不受外界影响,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即使周围的人情绪波动,他也能坚守自我,不为所动。
“有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最后两句诗以禅师偶尔抬头望向青山,自嘲岁月流逝,白发苍苍的形象收尾。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与时间面前的从容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独特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追求内心平静与真理的高尚品质。
仙骨清无暑。爱兰桡、撑入鸳波,锦云深处。
休唱采莲双桨曲,老却鸥朋鹭侣。
算只有、青山如故。
旧雨初晴新水涨,画桥低、杳霭迷苍渚。
头戴笠,日亭午。独醒耿耿空怀楚。
渺愁予、岸芷江蓠,尚青青否。
锦瑟谩弹斑竹恨,难写湘妃怨语。
怅谁与、孤芳为主。
流水无声云不动,向渔郎、欲觅桃源路。
船尾带,落花去。
复斋吾之师,高山俨标致。
仆尝函丈间,乞得四箴字。
及来仕京华,登门愿受记。
复斋首肯之,赠言简而毅。
杀身可成仁,舍生甘取义。
此生尚可轻,圭黍眇爵位。
仆退书之绅,隽永言有味。
充员京兆幕,万一可行志。
赧颜斥吏胥,冷眼视权贵。
婉婳孤无朋,旁观辄相忌。
朝肆缉缉谗,暮遭申申詈。
圣主初临轩,不才叨考试。
诸贤惮生语,一律爱软媚。
我喜众所惊,人取我必弃。
间有植私恩,了不恤公议。
枘凿不相投,罟擭焉得避。
襆被去候潮,襁褓有幼稚。
少需辰之良,解缆辞清渭。
邂逅复斋子,入京方卸辔。
为言东湖上,英才日以萃。
穷伊洛渊源,传紫阳位置。
要使莆三邑,薰为善良地。
仆也间斯言,归心生两翅。
平生真西山,赤心爱善类。
诲我以沉潜,意同言小异。
二公负名节,可望不可企。
勇退在盛年,高卧看儿戏。
我行拜二公,颜面傥无愧。
作诗欠硬语,呈似贤昆季。
谨勿示他人,恐为吾党累。
《简复斋陈寺丞子表夫知丞并呈真西山》【宋·王迈】复斋吾之师,高山俨标致。仆尝函丈间,乞得四箴字。及来仕京华,登门愿受记。复斋首肯之,赠言简而毅。杀身可成仁,舍生甘取义。此生尚可轻,圭黍眇爵位。仆退书之绅,隽永言有味。充员京兆幕,万一可行志。赧颜斥吏胥,冷眼视权贵。婉婳孤无朋,旁观辄相忌。朝肆缉缉谗,暮遭申申詈。圣主初临轩,不才叨考试。诸贤惮生语,一律爱软媚。我喜众所惊,人取我必弃。间有植私恩,了不恤公议。枘凿不相投,罟擭焉得避。襆被去候潮,襁褓有幼稚。少需辰之良,解缆辞清渭。邂逅复斋子,入京方卸辔。为言东湖上,英才日以萃。穷伊洛渊源,传紫阳位置。要使莆三邑,薰为善良地。仆也间斯言,归心生两翅。平生真西山,赤心爱善类。诲我以沉潜,意同言小异。二公负名节,可望不可企。勇退在盛年,高卧看儿戏。我行拜二公,颜面傥无愧。作诗欠硬语,呈似贤昆季。谨勿示他人,恐为吾党累。
https://shici.929r.com/shici/6PHY9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