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舍送我菊,惜无盆盎栽。
分种东篱下,倚窗日裴回。
初看蓓蕾青,黄蕊参差开。
霜后苦无花,老眼生尘埃。
得此少自慰,可以荐一杯。
更用数日晴,南枝须有梅。
邻舍送我菊,惜无盆盎栽。
分种东篱下,倚窗日裴回。
初看蓓蕾青,黄蕊参差开。
霜后苦无花,老眼生尘埃。
得此少自慰,可以荐一杯。
更用数日晴,南枝须有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邻里关系与自然景象交融的画面。开篇即写邻人赠送菊花,惜无容器栽种,但不减主人收养之心,将其分植于东篱下,并常倚窗观赏。初时菊蕾尚青,待黄色花朵绽放时却参差不一,呈现出一种生长中的自然美态。
然而,霜降之后,菊花凋零无存,让人感到些许悲哀。诗人以“老眼生尘埃”形容这种对花事物的留恋与淡漠,同时也透露出岁月流转中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即便如此,得此菊花仍足以让诗人感到一些安慰,甚至能够因此举杯自酌。这不仅是对邻人的感激之情,也是对生活中小确幸的一种享受和珍惜。末尾更希望在数日晴好天气之后,能见到南枝上的梅花,这或许是诗人对于春日美好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寓意。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菊花的赠送、生长与凋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以及他对于邻里间情谊的珍视。语言平和,意境淡雅,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对自然之美与人伦之善的赞美。
君家人物已数世,后有秘丞前给事。
近来复见乡先生,武冈使君五经笥。
君才自是一世英,珠玉照乘仍连城。
妙年已号万人敌,强仕初登千佛名。
番君小屈习凿齿,且与刺头簿书底。
即看给札试兰台,飞上木天校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