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景炎福州诏书》
《读景炎福州诏书》全文
宋 / 区仕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多难兴邦海舰移,忽逢祀夏配天时。

小臣不死留双眼,东向行都望六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ǐngyánzhōuzhàoshū
sòng / shìhéng

duōnánxīngbānghǎijiànféngxiàpèitiānshī

xiǎochénliúshuāngyǎndōngxiàngxíngdōuwàngliùshī

翻译
艰难困苦能激励国家崛起,海军舰队转移应对时局
忽然间正值祭祀夏神与天帝的时节
注释
多难:困难和灾难。
兴邦:使国家振兴。
海舰移:海军舰队调动。
忽逢:突然遇到。
祀夏:祭祀夏神(可能指夏禹或夏启等夏朝重要人物)。
配天:与天帝相配,象征尊崇。
小臣:地位不高但忠诚的官员。
不死:誓死不渝。
留双眼:保留一双眼睛见证。
东向:面向东方,可能指首都或朝廷所在方向。
行都:临时或迁徙的首都。
六师:军队,古代常以六为大数,这里泛指众多军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区仕衡的作品,名为《读景炎福州诏书》。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以及他个人作为小臣对于历史变迁所持有的无奈与悲凉。

"多难兴邦海舰移,忽逢祀夏配天时。" 这两句描绘了国家在艰难中奋力自强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周期性更替的感慨。在这里,“多难”指的是国之大难,可能是指宋朝面临的外敌入侵和内部动荡。"海舰移"则暗示着国家的重心在变迁,而“祀夏配天时”则是在表达对历史时刻的尊崇与顺应。

"小臣不死留双眼,东向行都望六师。"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个人的哀愁和无力感。“小臣”自指诗人本身,作为朝廷中的微末之臣,他虽未身亡,但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不舍。"留双眼"是希望能亲眼目睹国势复兴的愿望,而“东向行都望六师”则是在表达诗人对昔日英雄将领(六师)的怀念,渴望有力量去改变现状。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国家兴衰和历史变迁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与无力感。

作者介绍

区仕衡
朝代:宋

(1217—1277)广州南海人,字邦铨。入太学为上舍生。慷慨有智略,以天下为己任。尝上书论贾似道误国,又陈恢复之策,皆不为用。归而讲学九峰书院,人称九峰先生。诗文典雅。有《九峰集》、《理学简言》。
猜你喜欢

见水上飞燕

辰溪燕子点波飞,恰似江南带雨归。

对入画梁相并语,满庭红艳发蔷薇。

(0)

至武冈望云山可爱因忆金陵东郊武冈山甚动乡思

楚国春花伤客情,台居频梦秣陵城。

名山忽向殊方得,客路如从故里行。

碧水护田生野兴,黄鹂穿竹送歌声。

归时若上崇冈望,正想南云万里横。

(0)

全州蒋司空景明来会于道州白鸡营

虎榜同袍旧,鱼书隔岁盟。

关山千里驾,鸡黍百年情。

容鬓非前少,勋名属晚成。

湘南谢安石,早出为苍生。

(0)

往来道中漫兴·其四

登山不自见奇峰,平地方怜紫翠重。

石壁半含残雪冷,烟林斜映夕阳浓。

深溪绝岸危桥接,古洞无仙乱草封。

问法拟投兰若宿,回风先报隔林钟。

(0)

长沙陶公祠

典午厄阳九,强臣犯京阙。

匪慑勤王师,社稷几沦没。

桓桓长沙公,上游秉旄钺。志虽屈扫除,功已安?杌。

旧邦仰遗灵,明祀耿无歇。

(0)

寄题张希孟都阃隐居四首·其三东溪

山夹回溪抱日流,荷花百里锦云浮。

人间掷却黄金印,长破苍烟弄钓舟。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