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门吊古》
《厓门吊古》全文
明 / 曾仕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白鹇已没黄龙去,百二山河只夕晖。

东海有波填帝女,苍梧无路怨湘妃。

厓前古木传金柝,海底鲸鲵护宝衣。

惟有哀歌亭上月,夜深犹伴旅魂飞。

(0)
鉴赏

这首《厓门吊古》由明代诗人曾仕鉴所作,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英雄人物的深切缅怀。

首联“白鹇已没黄龙去,百二山河只夕晖”以“白鹇”和“黄龙”象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暗示他们的事迹已随时间流逝,只剩下夕阳下的山河作为见证。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历史人物的消逝与自然景观的衰败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无情。

颔联“东海有波填帝女,苍梧无路怨湘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自然的交融。通过“东海有波填帝女”的典故,暗指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归宿;而“苍梧无路怨湘妃”则借用了湘妃的传说,表达了对英雄身后无人哀悼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

颈联“厓前古木传金柝,海底鲸鲵护宝衣”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神秘的画面。古木与金柝(古代军队中用来报时或发号施令的器具)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回响;海底的鲸鲵(大鱼)守护着宝衣,则象征着英雄精神的永恒与不朽,即使在自然的深处,也依然守护着历史的记忆。

尾联“惟有哀歌亭上月,夜深犹伴旅魂飞”以月光为媒介,将情感推向高潮。月光下的哀歌亭,夜晚的旅魂在月色的陪伴下飞翔,既是对英雄精神的追忆,也是对历史长河中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悟。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宏大主题紧密相连,达到了情感与意境的高度统一。

整体而言,《厓门吊古》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深深敬仰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明代文人吊古抒怀之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曾仕鉴
朝代:明   字:明吾   籍贯:南海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盟鸥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0)

次韵聪上人见寄

前身本同社,宿业独临边。

一悟镜空老,始知圆泽贤。

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不似欧阳子,空留六一泉。

(0)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其一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0)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0)

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起阅文书,得鲜于子骏所寄《杂兴》,作《古意》一首答之

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

何意琵琶弦,常遭腰鼓闹。

三杯忘万虑,醒后还皎皎。

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

家人自约饬,始慕陈妇孝。

可怜原巨先,放荡今谁吊。

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

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忧来自不寐,起视天汉渺。

阑干玉绳低,耿耿太白晓。

(0)

七月十一夜月下独酌

今岁秋阳晒人死,今宵秋月呼人起。

月光如水澡吾体,月色如霜冻吾髓。

老夫畏热如于菟,平生爱月如冰壶。

望舒可客不可孤,曲生可亲不可疏。

更招玉兔金蟾蜍,同酌山杯煮涧蔬。

来朝秋阳再作恶,今夕秋光且行乐。

遮莫参横并月落。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