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云》
《秋云》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秋云放雨静山林,万壑崩湍共一音。

欲记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yún
sòng / wángānshí

qiūyúnfàngjìngshānlínwànbēngtuāngòngyīn

huānghánshànhuàlàichuánbēizhuàngyǒunéngqín

注释
秋云:秋天的乌云。
放雨:释放雨水,比喻雨下得大。
静山林:使山林变得宁静。
万壑:形容山谷众多。
崩湍:瀑布或急流。
共一音:所有的声音融合为一。
荒寒:荒凉而寒冷。
无善画:没有擅长描绘这景象的画师。
赖:依赖。
传悲壮:传递悲壮的情感。
能琴:技艺高超的琴师。
翻译
秋日乌云释放雨水,山林宁静如洗。
千沟万壑的水流声汇成一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林景象,秋云布满天空,静悄悄地降下雨水。万壑之声,在这场雨中化作一片连绵的音响。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观,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融入其中的情感。

“欲记荒寒无善画”一句,表明诗人想要记录这份荒凉与寒冷,但似乎没有合适的手法去描绘这般景象。这里的“善画”可能不仅指绘画技艺,更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深处对自然美景的无尽向往。

而“赖传悲壮有能琴”则转换了话题,似乎在说只有音乐才能真正表达这份悲壮。这里的“悲壮”并非消极之情,而是一种面对大自然时所激发的情感深度。而“能琴”则是诗人寻找到的唯一能够传递这种情感的手段。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通过对比绘画与音乐的能力,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个人理解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解梁别李氏女子晚宿静林寺·其三

森森竹树晓生寒,病怯秋衾梦易阑。

欲驾征鞍慵未起,卧听渔鼓吼空山。

(0)

蒲中杂咏.逍遥亭

郁郁亭前三四松,苍髯疑是采芝翁。

归欤莫作终南卧,无限英雄落彀中。

(0)

蒲中杂咏.披风亭

飞步临风亦快哉,雌雄何苦赋兰台。

只凭一弄渔舟笛,唤得凉飙渡水来。

(0)

听琴次退翁韵

梦寻仙子访瀛洲,怨入春泉绕指流。

酒病着人无物解,更烦一鼓为扶头。

(0)

真隐峰

高人有真趣,林壑暂栖迟。

悠悠经济心,未许巢由知。

(0)

邓端友临要阁五首·其一

昔年曾到十三楼,一日西湖十顷秋。

寒碧轩中最宜暑,只缘脩竹近清流。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