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亭前三四松,苍髯疑是采芝翁。
归欤莫作终南卧,无限英雄落彀中。
郁郁亭前三四松,苍髯疑是采芝翁。
归欤莫作终南卧,无限英雄落彀中。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逍遥亭周边景致与哲思画卷。首句“郁郁亭前三四松”,以“郁郁”二字描绘出松树茂盛繁密的姿态,三两株松树环绕亭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苍髯疑是采芝翁”,将松树比作采芝老人的胡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暗示了松树的古老与神秘,仿佛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归欤莫作终南卧”,诗人在此处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反思。终南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常被文人墨客视为遁世修行的理想之地。然而,诗人却劝告归隐者不要仅仅满足于终南山的宁静生活,而是要“无限英雄落彀中”,即投身于更广阔的天地,追求更大的理想与抱负。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建议,也暗含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与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入世两种生活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寄寓了对社会、历史的关怀,体现了宋代士人既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又心系家国天下的复杂情感。
香山老人避世人,性耽冲澹乐天真。
招邀知己结雅社,藐视声利同埃尘。
流风巳远事若新,兹图无乃传其神。
衣冠不异山中叟,抱负俱为席上珍。
岁月悠悠几百春,高名千载迥绝伦。
庙堂勋业倘来寄,泉石襟期见在身。
便欲相从一问津,抚卷令人感慨频。
浮玉山前亦可乐,澄湖碧浪涵秋旻。
山行苦登陟,水涉意自洽。
南峦一雨泻,北湖千涨纳。
岑岑帆初扬,浏浏风愈飒。
莲歌夹浦闻,渔唱隔烟答。
摇裔顺流潮,隐见依城阁。
云霞暮生变,凫鹜晚成匝。
蕴灵兹土胜,探幽予心合。
延伫湖上濑,罙然忆苕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