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非痼癖,造物惜声名。
当道烦连疏,先生着不行。
秋青南海水,月满五仙城。
去去逢明主,应谙子母情。
烟霞非痼癖,造物惜声名。
当道烦连疏,先生着不行。
秋青南海水,月满五仙城。
去去逢明主,应谙子母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赠石斋先生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以“烟霞非痼癖,造物惜声名”开篇,表达了对石斋先生独特个性和高尚名声的赞美。接着,“当道烦连疏,先生着不行”,描绘了石斋先生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拒绝世俗束缚的形象。后两句“秋青南海水,月满五仙城”运用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进一步烘托出石斋先生超凡脱俗的气质。最后,“去去逢明主,应谙子母情”,寄寓了对石斋先生未来能够遇到明君,实现抱负的美好祝愿,并暗示了他深谙人情世故,能够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石斋先生品格和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切敬意和美好期许。
少在兵马间,长还系戎职。
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
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
应知我中肠,不苟念衣食。
主人树勋名,欲灭天下贼。
愚虽乏智谋,愿陈一夫力。
人生须气健,饥冻缚不得。
睡当一席宽,觉乃千里窄。
古人不惧死,所惧死无益。
至交不可合,一合难离坼。
君尝相劝勉,苦语毒胸臆。
百年心知同,谁限河南北。
西郭尘埃外,新亭制度奇。
地形当要处,人力是闲时。
结搆方殊绝,高低更合宜。
栋梁清俸买,松竹远山移。
佛寺幽难敌,仙家景可追。
良工惭巧尽,上客恨逢迟。
两面寒波涨,当前软柳垂。
清虚宜月入,凉冷胜风吹。
宴赏军容静,登临妓乐随。
鱼龙听弦管,凫鹤识旌旗。
泛鹢春流阔,飞觞白日欹。
闲花长在户,嫩藓乍缘墀。
永望情无极,频来困不辞。
云峰晴转翠,烟树晓逾滋。
向野惟贪静,临空遽觉危。
行人如不到,游乐更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