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菡萏高,繁艳相照耀。
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烧。
晓寻不知休,白石岸亦峭。
方塘菡萏高,繁艳相照耀。
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烧。
晓寻不知休,白石岸亦峭。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方塘菡萏高,繁艳相照耀"中,“方塘”指的是平坦宽阔的水塘,而“菡萏”则是荷花的别称,这两句通过对比菡萏和塘边的景象,展现了荷花盛开时的繁华与美丽。"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烧"这两句则转换了视角,一个深居简出的隐者在夜晚被惊醒,初闻之下以为是远处有火光,这里通过“忽疑”二字传达了一种错觉和突如其来的惊吓感。最后,“晓寻不知休,白石岸亦峭”则表明了诗人在清晨去寻找夜间所听到的火光,却发现并无火焰,只是荷花依旧,连绵不断地分布在弯曲的白石岸边,"峭"字形容岸边不仅美丽而且险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错觉的手法,描绘了夏日荷塘的生动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深刻的观察。
数年闻雁声,感慨多所系。
今年声愈悽,一雁落天际。
念彼百千雁,存没何能计。
哀此一雁孤,一去不知岁。
羽毛亦自美,江山岂不丽。
死生物之常,何地不足瘗。
所伤共一群,先后终难逮。
薄影沉西江,秋风吹浪细。
江月夜夜寒,不敢翘清霁。
仗剑走平原,结客少年场。
冲突烟尘里,横戈枕长杨。
金盔换美酒,击筑官路傍。
忽驰大将檄,扶醉骋鞭缰。
慷慨誓捐躯,神武威八方。
饮马长城窟,悲歌动杞梁。
功成万骨枯,谁复念玄黄。
凯旋宴太平,王侯册朝堂。
万骑绕辕门,云旗摇日光。
叹息游侠儿,一朝名播扬。
走卒无白衣,夹路皆笙簧。
夜饮彻晨鸡,银烛照垂珰。
梦里见单骑,插羽驰君王。
方悔飞鸟尽,良弓不善藏。
慑慑荡神魂,觉后犹徬徨。
此岂平日心,自古多奇殃。
富贵人侧目,不如归故乡。
故乡有宗族,长幼携相望。
卖剑买黄犊,畎亩追羲皇。
农隙课子孙,诗书出贤良。
贤良知外物,身世能两忘。
荣华鲜克终,宁澹性乃常。
《相逢行》【明·释函是】仗剑走平原,结客少年场。冲突烟尘里,横戈枕长杨。金盔换美酒,击筑官路傍。忽驰大将檄,扶醉骋鞭缰。慷慨誓捐躯,神武威八方。饮马长城窟,悲歌动杞梁。功成万骨枯,谁复念玄黄。凯旋宴太平,王侯册朝堂。万骑绕辕门,云旗摇日光。叹息游侠儿,一朝名播扬。走卒无白衣,夹路皆笙簧。夜饮彻晨鸡,银烛照垂珰。梦里见单骑,插羽驰君王。方悔飞鸟尽,良弓不善藏。慑慑荡神魂,觉后犹徬徨。此岂平日心,自古多奇殃。富贵人侧目,不如归故乡。故乡有宗族,长幼携相望。卖剑买黄犊,畎亩追羲皇。农隙课子孙,诗书出贤良。贤良知外物,身世能两忘。荣华鲜克终,宁澹性乃常。
https://shici.929r.com/shici/VMRElkQw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