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谣》
《秋夜谣》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万里无片云,青霄非所择。

今古一同然,当秋显精色。

归鸟空中真,流星界天石。

湖水入孤帆,水中天更碧。

遥光射群峦,万木生寒栗。

俯仰失从来,敛襟恣吾适。

(0)
鉴赏

这首《秋夜谣》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壮美景象。诗人以广阔的视角,从宏观到微观,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深邃。

首句“万里无片云,青霄非所择”,开篇即展现出一幅空旷辽阔的画面,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彩,仿佛天空选择了这样的纯净与宁静。接下来,“今古一同然,当秋显精色”则表达了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规律,无论古今,秋天总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着自然的精妙。

“归鸟空中真,流星界天石”两句,通过归鸟与流星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归鸟在空中自由飞翔,流星划破天际,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活力。而“湖水入孤帆,水中天更碧”则将视线拉回水面,孤帆在湖面上航行,湖水映照着天空,使得天空更加碧蓝,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和谐统一的画面。

“遥光射群峦,万木生寒栗”描绘了远处光芒照射山峦,万木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情景,既表现了秋夜的冷寂,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季节变换的规律。最后,“俯仰失从来,敛襟恣吾适”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与自由,无论是俯视还是仰望,都失去了往日的束缚,心灵得到了释放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侍御王公去饶饶之士民数千万人遮道攀辕又相与断城北桥以留之公不得已乃回城从间道遁去馀干主簿翁君画断桥图作诗二十韵寄侍御求和侍御以和篇见示因次韵一首

东嘉老先生,文字继坡谷。

治饶如京兆,三王岂其族。

政成无一事,澹若处幽独。

追踪古循吏,清净非碌碌。

每以坐啸馀,时出阳春曲。

风流化邦人,吟咏成国俗。

乙酉秋七月,天地正炎燠。

有诏帅夔门,引道不淹宿。

境内闻公行,仓皇守牙纛。

攀辕人填咽,遮道车击毂。

已去复挽回,出入成重复。

桥断蜂腰分,巷拥鱼鳞矗。

竟从间道去,复许谁追逐。

子母若弟昆,相顾皆嚬蹙。

吾父既往矣,畴能继英躅。

孟尝附商船,千古垂简牍。

偷席广文毡,使者为标目。

去思闻九重,盛事传西蜀。

先生美无度,推诚置人腹。

画图照人间,斯民记恩育。

(0)

齐山

龛岩宜号秘密藏,翠微应呼清净身。

欲凭妙句发佳境,安得挥毫我辈人。

(0)

次韵奉酬赵景明法曹见赠

宗英贺白俦,肯从野人游。

相见各失喜,胡为俱皇州。

孤灯照清谈,新诗澹牢愁。

明日却分袂,独往涛江头。

(0)

签厅落成为赋长句

幕中英俊许谁先,一一骅骝拟著鞭。

老我漫誇森画戟,夫君端称泛红莲。

鸠工已见成轮奂,载酒何妨醉圣贤。

闻道公馀多暇隙,定持椽笔籋云烟。

(0)

悼吴居厚

学问从来著月评,慈恩何事欠题名。

贤哉难老堂虽就,惜也陈情表未成。

畴昔几回同把酒,于今一涕独沾缨。

张公当日称操履,江汉伤心昼夜倾。

(0)

送王共父

西蜀东吴万里程,偶然相值两浮萍。

黑头君已登三馆,白发吾方醉六经。

夜幌论文灯耿耿,春堤把袖草青青。

艅艎小别须回棹,不用阳关肠断听。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