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过尽独舟沈,玩世齁齁踵息深。
何自著书今白发,不禁恋阙此丹心。
诗来沧海珠盈把,人在掖垣梧十寻。
应为一编三致意,细论小雅到交侵。
千帆过尽独舟沈,玩世齁齁踵息深。
何自著书今白发,不禁恋阙此丹心。
诗来沧海珠盈把,人在掖垣梧十寻。
应为一编三致意,细论小雅到交侵。
这首宋诗以沉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孤独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千帆过尽独舟沈”,通过“千帆”与“独舟”的对比,展现出主人公在繁华世界中孤独落寞的境遇,仿佛一艘小舟在浩渺的海上沉没,象征着他在仕途或人生道路上的失意。“玩世齁齁踵息深”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但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和叹息。
接下来,“何自著书今白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无成的自嘲。然而,“不禁恋阙此丹心”又透露出他对朝廷的眷恋和忠诚,即使身处困境,丹心依旧炽热。“诗来沧海珠盈把”一句,将诗人的创作比作沧海明珠,虽被贬抑但仍珍视自己的才情,寓含着不甘于平庸的坚韧。
“人在掖垣梧十寻”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环境,掖垣(宫禁)梧桐高大,暗喻其地位虽不高,但志向不凡。“应为一编三致意”表达出诗人对友人赠诗的深深感激,同时也透露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细论小雅到交侵”则暗示他们在诗文中深入探讨儒家经典《小雅》,体现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追求和精神交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失意与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化的坚守,展现了宋代理学家陈傅良的复杂内心世界。
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
一榻已无开眼处,九泉应有爱才人。
文馀吐凤他年诏,树想栖鸾旧日春。
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