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抛文战学从公,两逐旌旗宿梵宫。
酒醒月移窗影畔,夜凉身在水声中。
侯门聚散真如梦,花界登临转悟空。
明发不堪山下路,几程愁雨又愁风。
一抛文战学从公,两逐旌旗宿梵宫。
酒醒月移窗影畔,夜凉身在水声中。
侯门聚散真如梦,花界登临转悟空。
明发不堪山下路,几程愁雨又愁风。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结束了边疆的战事后,回到平静生活中的情景。开篇“一抛文战学从公,两逐旌旗宿梵宫”表明官员结束了文职与军旅的忙碌,放下了战鼓和旗帜,在寺庙中歇息。
接着,“酒醒月移窗影畔,夜凉身在水声中”写出了官员酒醒后,月光移动至窗边,而他本人则沉浸于夜晚的清凉与流水的声音之中。这两句传递出一种超脱红尘、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怀。
“侯门聚散真如梦,花界登临转悟空”则是官员对于曾经在侯府中的繁华聚会和游历于花园的感慨,这些往事如同一场梦境,而他现在所悟到的是世间一切皆为空幻。
最后,“明发不堪山下路,几程愁雨又愁风”展现了官员对于即将面临的旅途的无奈与忧虑。明日启程,他对山下的道路感到不堪承受,同时内心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雨和风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生活转变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从纷扰世事中解脱出来,寻求内心平静与超然物外的情感流露。
是谁搅散杨花,教伊故泥春消息。
一番做雨,一番催霁,陡经寒食。
试扇心情,烧香庭院,宜眠时节。
更嫣红落后,清阴如许,便怎地,销魂得。
任是江郎华发,且将伊、恣情怜惜。
年年芳草,天涯绿遍,东风无迹。
满树啼鹃,尽情恼乱,个人离别。
只斜阳、袅尽游丝,似写我,愁肠结。
少年经过处,记花里,读书楼。
有红叶新诗,香囊锦字,一笑亲收。
此情此景如梦,怅新知、淹忽起离忧。
为问相思几许,一江春水东流。相思冉冉水悠悠。
蜡泪暗芸篝。剩青草孤坟,黄蒿废寺,月夜魂游。
何时此情忘却,奈凄风、冷雨搅人愁。
今日鬓丝禅榻,当年歌舞扬州。
呜乎王先生。搴灵帷恸哭,涕泗沾膺。
继石臞翁之学,造乎天成。古无比,今无朋。
混混源泉兮醇精。
初遇我东陵,草堂相对,帘外数峰青。
君何止千人英。叹获麟绝笔,鸣凤希声。
犹记高谈雄辨,目光如星。忽一日,神离形。
寂寞惟余人间名。哀哉复哀哉,彼苍者天何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