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经过处,记花里,读书楼。
有红叶新诗,香囊锦字,一笑亲收。
此情此景如梦,怅新知、淹忽起离忧。
为问相思几许,一江春水东流。相思冉冉水悠悠。
蜡泪暗芸篝。剩青草孤坟,黄蒿废寺,月夜魂游。
何时此情忘却,奈凄风、冷雨搅人愁。
今日鬓丝禅榻,当年歌舞扬州。
少年经过处,记花里,读书楼。
有红叶新诗,香囊锦字,一笑亲收。
此情此景如梦,怅新知、淹忽起离忧。
为问相思几许,一江春水东流。相思冉冉水悠悠。
蜡泪暗芸篝。剩青草孤坟,黄蒿废寺,月夜魂游。
何时此情忘却,奈凄风、冷雨搅人愁。
今日鬓丝禅榻,当年歌舞扬州。
这首《木兰花慢》是清代奕绘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年时的回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少年经过处,记花里,读书楼。” 开篇即勾勒出一幅青春岁月的画面,少年在花丛中读书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有红叶新诗,香囊锦字,一笑亲收。” 描述了少年与友人的互动,通过红叶上的新诗、香囊中的锦字,以及欢笑间的情谊,展现了友情的美好和纯真。
“此情此景如梦,怅新知、淹忽起离忧。” 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朋友离别的哀伤,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增添了一层梦幻般的色彩。接下来,“为问相思几许,一江春水东流。” 以一江春水东流的形象比喻相思之情的绵长与不可阻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剩青草孤坟,黄蒿废寺,月夜魂游。” 这几句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相聚之地逐渐荒废,只剩下月夜下的孤坟与废寺,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最后,“何时此情忘却,奈凄风、冷雨搅人愁。” 表达了对无法忘怀的情感的无奈与痛苦,即使面对凄风冷雨也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而“今日鬓丝禅榻,当年歌舞扬州。” 则以对比的手法,将现在的孤独与过去的欢乐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主题。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时光流逝、友情易散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世界。
日日日中风怒号,时复雨雹飞荒郊。
茅栏乍结未深稳,湿透席枕连弓刀。
大阴扬威炎暑斥,青青好山如泼墨。
弊裘不救须臾寒,平地俄惊水三尺。
却忆江南向此时,莲舟羽扇明纤絺。
夜来归梦曾见之,觉后尚续从军诗。
沙场非故国,壁垒非衡门。
乍习军旅事,耻无帷幕言。
晓从骁将出,飞鞚越平原。
晚逐偏校还,星火散云屯。
时维斗插午,尚袭貂裘温。
轻雷始发声,零雨不及繁。
厓阴方雨雹,马首已升暾。
顾兹寒燠异,敢昧天地恩。
倦翮怀安巢,下泉仰高源。
微躯故有托,梦寐徒鶱翻。
侧闻敌骑遁,万里空藩垣。
譬之阳德辉,阴翳无复存。
先声贵有实,末德恶久烦。
冀全萍梗踪,归养乐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