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展先府君墓·其三》
《清明展先府君墓·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报国无三略,违亲有五年。

空将禾黍泪,滴向蓼莪篇。

海阔迷龙驭,山长断马鞭。

茫茫移孝日,难别此黄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清明展先府君墓》组诗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亲情之间的矛盾与抉择,以及在面对亲人离世时的哀痛与怀念。

首联“报国无三略,违亲有五年”,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为国效力,没有能够贡献出“三略”之策,即古代兵法中的三部重要兵书,以报效国家。同时,又不得不面对与亲人分别五年之久的现实,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之间的冲突。

颔联“空将禾黍泪,滴向蓼莪篇”,诗人以“禾黍”和“蓼莪”两个意象,象征着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哀悼。禾黍泪,暗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滴向蓼莪篇,则是将泪水倾注于悼念亡亲的篇章之中,表达了深深的哀思。

颈联“海阔迷龙驭,山长断马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痛苦。海阔天高,仿佛迷失了驾驭龙舟的方向,象征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山长路远,马鞭断折,暗示着与亲人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尾联“茫茫移孝日,难别此黄泉”,诗人感慨在移孝为忠的过程中,难以割舍与亲人的离别,最终只能在黄泉之下,继续怀念与哀悼。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责任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在国家与亲情之间所面临的道德与情感的抉择。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祈谷斋居述怀

元日将祈谷,斋居涤志清。

天人畏相与,理欲验方萌。

泽共初春布,心存旦气平。

九年勤实政,一意黜虚名。

每励终如始,由来满易盈。

过因德凉积,灾为治乖呈。

午夜频惶促,衷怀益屏营。

明廷咨硕辅,何以慰予情。

(0)

小凌河

颓垣败垒动经过,防禦当年事若何。

上将生降中左所,监军坐拥小凌河。

一时成败沧桑易,千古兴亡感慨多。

几许英雄淘洗尽,涛声依旧送回波。

(0)

积素·其三

逶迤周道傍村庄,玉砌银铺十里强。

赢得轻舆吟素景,漫愁风冷切征裳。

(0)

白露为霜秋气冷,苍鹰祭鸟双眸炯。

锦韝玉络忽在臂,回思故处失林岭。

饥饱由人不由已,目穷碧落常怀骋。

鹰师养鹰识鹰性,惟以饮食司其柄。

不使过饱力有馀,籋云一去无回影。

过饥复难任击搏,追逐雉兔弗鹅猛。

发纵指使固如是,为丛驱爵尤堪省。

(0)

蜡烛

梅飔轻袅小兰釭,宫树栖乌静吠尨。

映几祗教裁玉札,灿檠何用倒金缸。

昭阳别殿曾衔璧,夜雨巴山忆剪窗。

露柱灯笼非彼此,底须一向觅心降。

(0)

慈云寺·其一

九秋迈王路,六辔历禅关。

地静延轻爽,门虚对远山。

绕林寒鸟沸,点砌野花殷。

忆昨疏閒甚,吟诗松竹间。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