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树始繁密,条缕方且柔。
左右覆吾庐,合如张碧油。
新蝉噪晴午,馀响藏深幽。
轩窗转炎日,清影为我留。
蚊蚋亦取庇,闹若春雨稠。
拂挥不停手,咀嚼胡尔雠。
何当薰风来,一与扫荡收。
吾将就高荫,濯足临寒流。
夏树始繁密,条缕方且柔。
左右覆吾庐,合如张碧油。
新蝉噪晴午,馀响藏深幽。
轩窗转炎日,清影为我留。
蚊蚋亦取庇,闹若春雨稠。
拂挥不停手,咀嚼胡尔雠。
何当薰风来,一与扫荡收。
吾将就高荫,濯足临寒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环境之中。开篇“夏树始繁密,条缕方且柔”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夏日树木茂盛、枝叶细长且柔软的情景。
紧接着,“左右覆吾庐,合如张碧油”一句,则是将这种生机勃勃的树木与人的生活空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居所。这里的“庐”指的是简易的茅屋或竹篱,而“合如张碧油”则形容树荫覆盖得像撑开的碧绿色丝织品一样密不透风。
接下来的“新蝉噪晴午,馀响藏深幽”一句,通过对蝉鸣声的描写,增添了一份夏日特有的生动感觉。蝉鸣在古诗中常用来烘托出一种悠闲、宁静的情境,这里则是将其与“晴午”相结合,使得整体氛围更加深远和安详。
“轩窗转炎日,清影为我留”一句,则是通过对光线变化的观察,将室内外的温差和光影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轩窗(窗棂)在这里起到了一种框定光影的作用,使得诗人能够在炎热之中感受到一丝清凉。
“蚊蚋亦取庇,闹若春雨稠”一句,则是将微小生命蚊蚋的活动与春雨相提并论,进一步强化了夏日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这里的“闹”字也暗示了一种忙碌而不失温馨的情感。
“拂挥不停手,咀嚼胡尔雠”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夏日中的一个小动作——用扇子来驱散蚊蚋,同时又有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这里的“胡尔雠”指的是轻微的声音,或许是扇子的声音,也可能是蚊蚋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最后,“何当薰风来,一与扫荡收”一句,是诗人对于未来凉爽风景的一种期待和向往。这里的“薰风”通常指的是秋风,它能够带走夏日的炎热,使得万物得到清凉和净化。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夏日中寻找宁静与舒适生活状态的心境。同时,这种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他们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