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为霜秋气冷,苍鹰祭鸟双眸炯。
锦韝玉络忽在臂,回思故处失林岭。
饥饱由人不由已,目穷碧落常怀骋。
鹰师养鹰识鹰性,惟以饮食司其柄。
不使过饱力有馀,籋云一去无回影。
过饥复难任击搏,追逐雉兔弗鹅猛。
发纵指使固如是,为丛驱爵尤堪省。
白露为霜秋气冷,苍鹰祭鸟双眸炯。
锦韝玉络忽在臂,回思故处失林岭。
饥饱由人不由已,目穷碧落常怀骋。
鹰师养鹰识鹰性,惟以饮食司其柄。
不使过饱力有馀,籋云一去无回影。
过饥复难任击搏,追逐雉兔弗鹅猛。
发纵指使固如是,为丛驱爵尤堪省。
这首诗描绘了猎鹰的生活习性和主人对它的精心照料。诗中通过“白露为霜秋气冷”描绘了猎鹰活动的季节背景,秋天的寒冷与霜降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充满力量的氛围。接着,“苍鹰祭鸟双眸炯”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猎鹰锐利的目光和捕猎时的专注。
“锦韝玉络忽在臂”描述了猎鹰被主人驾驭的情景,锦韝(猎鹰的皮套)和玉络(装饰品)的使用,既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也表现了对猎鹰的尊重和爱护。然而,“回思故处失林岭”暗示了猎鹰曾经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与现在被束缚的状态形成对比,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怀念。
接下来,“饥饱由人不由已”点明了猎鹰的食物供给完全依赖于人类,而非自然选择。这反映了人类对猎鹰的控制和利用。诗人通过“目穷碧落常怀骋”表达了猎鹰渴望自由飞翔的愿望,以及对广阔天空的向往。
“鹰师养鹰识鹰性,惟以饮食司其柄”强调了猎鹰训练师的重要性,他们了解猎鹰的特性,并通过食物来控制和引导猎鹰的行为。这种精细的管理方式,既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也反映了对猎鹰的尊重。
“不使过饱力有馀,籋云一去无回影”说明了猎鹰在捕猎时需要保持适当的饥饿感,以确保其力量充沛,一旦出击便能迅速消失在空中,不留痕迹。这不仅展示了猎鹰的捕猎技巧,也体现了人类对其行为的精准操控。
“过饥复难任击搏,追逐雉兔弗鹅猛”则指出如果猎鹰过于饥饿,其捕猎能力会受到影响,无法像平时那样迅猛地追逐猎物。这进一步强调了食物供给对猎鹰状态的影响。
最后,“发纵指使固如是,为丛驱爵尤堪省”总结了猎鹰在捕猎过程中的服从性和效率,同时也暗示了猎鹰在人类安排下的生活状态,尽管可能缺乏自由,但依然能够发挥其天生的狩猎本能,为人类带来收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猎鹰与人类之间复杂的关系,既有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有对人类控制与利用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