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成鸿宝世称奇,十载匡庐有梦思。
忽尔赠余青玉案,萧然如对白云姿。
鱼书但到那论晚,龙剑须逢自有时。
俱道陈王饶丽藻,可能重赠仲宣诗。
著成鸿宝世称奇,十载匡庐有梦思。
忽尔赠余青玉案,萧然如对白云姿。
鱼书但到那论晚,龙剑须逢自有时。
俱道陈王饶丽藻,可能重赠仲宣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答寄子深镇国》。诗中以“著成鸿宝世称奇”开篇,巧妙地将自己比作能写出珍贵著作的奇才,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与自豪。接着,“十载匡庐有梦思”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理想之地——庐山的向往和思念。
“忽尔赠余青玉案,萧然如对白云姿”描绘了突然收到友人赠予的珍贵礼物——青玉案,诗人对此感到惊喜与敬仰,同时将其比作白云般高洁、清雅的形象,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鱼书但到那论晚,龙剑须逢自有时”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与机遇的期待,即使在夜晚收到友人的来信,也愿意耐心等待;而真正的友谊与机遇,总会适时到来,无需急躁。
最后,“俱道陈王饶丽藻,可能重赠仲宣诗”引用了曹植(陈王)和王粲(仲宣)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文学创作的乐趣,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愿意再次为友人创作诗歌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相遇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山东豪俊何纷纷,飘然乘风呼不闻。
馀生亦足老辽海,避世岂必如秦民。
归来问旧半零落,乾坤割据潜悲辛。
青山未改汉家色,焉知不有芒砀云。
摩挲两足共世走,将来濯彼沧浪滨。
眼中驰驱何足道,汗脚三寸曹丕尘。
黄金瓦砾少年事,况肯斗禄污吾身。
平生子鱼今乃尔,尚恨此耳无由新。
峨峨白帽千年真,安得唤起图中人。
我当再拜公彻洗,分我半席长相亲。
峭壁削寒铁,古藤哨饥鼯。
风云含厚颜,幽子方踟蹰。
维昔大盗起,横行掠荆湖。
眷兹崔嵬颠,驻彼枭雄徒。
豺狼据要地,麟凤无全躯。
腥血被林峦,遗金委榛芜。
燐光杂宝气,永夜犹扶疏。
圣代开承平,崇冈失崎岖。
秋风散樵牧,蔼蔼桑麻墟。
静思天壤间,陈迹分贤愚。
江山一片石,过者尽涟如。
奈何千仞青,名与鼠辈俱。
凭高发幽愤,胸次森戈殳。
无由出云雨,一洗前朝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