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豪俊何纷纷,飘然乘风呼不闻。
馀生亦足老辽海,避世岂必如秦民。
归来问旧半零落,乾坤割据潜悲辛。
青山未改汉家色,焉知不有芒砀云。
摩挲两足共世走,将来濯彼沧浪滨。
眼中驰驱何足道,汗脚三寸曹丕尘。
黄金瓦砾少年事,况肯斗禄污吾身。
平生子鱼今乃尔,尚恨此耳无由新。
峨峨白帽千年真,安得唤起图中人。
我当再拜公彻洗,分我半席长相亲。
山东豪俊何纷纷,飘然乘风呼不闻。
馀生亦足老辽海,避世岂必如秦民。
归来问旧半零落,乾坤割据潜悲辛。
青山未改汉家色,焉知不有芒砀云。
摩挲两足共世走,将来濯彼沧浪滨。
眼中驰驱何足道,汗脚三寸曹丕尘。
黄金瓦砾少年事,况肯斗禄污吾身。
平生子鱼今乃尔,尚恨此耳无由新。
峨峨白帽千年真,安得唤起图中人。
我当再拜公彻洗,分我半席长相亲。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胡天游的作品,名为《题幼安濯足图》。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首诗深受宋代豪放派词风影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诗中“山东豪俊何纷纷,飘然乘风呼不闻。”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怀念之情,通过对故土豪迈人物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飞扬的心境。这里的“山东”指的是诗人的家乡,而“何纷纷”则暗示着对过去生活的思念和不舍。
接着,“馀生亦足老辽海,避世岂必如秦民。”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馀生”指的是余生的岁月,而“老辽海”则是一种愿望,即希望能够在辽阔的边塞之地度过晚年。同时,通过与古时秦国民众避世的比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归来问旧半零落,乾坤割据潜悲辛。”则是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现实中的失落感受。这里,“归来”意味着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而“问旧”则是在询问那些逝去岁月中的人和事物。诗人通过“乾坤割据”的描述,传达了天地间巨大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给个人带来的深沉哀痛。
接下来的“青山未改汉家色,焉知不有芒砀云。”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这里,“青山”象征着时间的静默与永恒,而“汉家色”则指的是历史和文化的延续。而“焉知不有芒砀云”则是在疑问是否还有古代英雄豪杰的英灵存在。
此后,诗人又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如摩挲两足共世走、将来濯彼沧浪滨等,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一种向往。这些描述充满了动感和力量,展示出诗人积极进取、勇敢前行的人生观。
而“黄金瓦砾少年事,况肯斗禄污吾身。”则是诗人对于过去奢华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操守的坚持。这里,“黄金瓦砾”象征着昔日的富贵与奢侈,而“况肯斗禄污吾身”则表达了诗人不愿再陷入物质欲望的纯洁立场。
随后,诗人又提及“平生子鱼今乃尔,尚恨此耳无由新。”这里,“平生子鱼”可能是指某种生活态度或精神寄托,而“今乃尔”则是在表达一种接受和认同。而“尚恨此耳无由新”则是在表达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最后,“峨峨白帽千年真,安得唤起图中人。”则是诗人对于艺术永恒价值的赞美和追求。这里,“峨峨白帽”可能指的是诗中的某种形象,而“千年真”则是在强调艺术超越时空的真实意义。而“安得唤起图中人”则是在探讨如何通过艺术作品唤醒那些被时间掩埋的人物和故事。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胡天游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千古文章叹薪积,腐迁班掾争辟易。
倔强简傲岂无才,欧柳曾王中绳尺。
百馀年来归震川,遗经自抱荒江边。
琅琊济南互支拄,馀子碌碌纷眼前。
甫里先生是吾师,论文得失寸心知。
披榛逆旅扪遗迹,瓣香遥掷傍人嗤。
此事微茫已十载,瓦砾霜浓犹不改。
黄州学士今最贤,建植华堂发深慨。
雪滩钓叟持相闻,意气难随宿草堙。
请看奇士侯芭识,那可悠悠与俗论。
太息风烟回钜鹿,绝巘茅斋蔽荒竹。
寂寞娄江一片云,年年飞傍太行麓。
我陟岱宗三万丈,倒瞷扶桑起泱漭。
手摘片云归江乐,梦中缥缈碧霞上。
碧霞峰正青,忽然接黄海。
石公贻我图,恍惚不可解。
绝巘阴森四壁寒,云峦窅冥惊漫漫。
玉屏五老争拱立,海门九龙纷乘骖。
骤疑仙峤合,转讶真宰通。
卧游当岳表,乃在天都峰。
天都之奇奇莫纪,我公收拾奚囊里。
掷将幻笔落人间,遂使轩辕曾不死。
我写泰山云,云向石涛飞。
公写黄山云,云染瞿硎衣。
白云满眼无时尽,云根冉冉归灵境。
何时公向岱颠游,看余已发黄山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