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杪秋声已不禁,那堪四壁动商音。
咽残怨绿愁红地,冷入劳人思妇心。
豆叶翻风篱落晚,苔花蚀雨寺门深。
一樽自引舒清啸,助尔长吟更短吟。
树杪秋声已不禁,那堪四壁动商音。
咽残怨绿愁红地,冷入劳人思妇心。
豆叶翻风篱落晚,苔花蚀雨寺门深。
一樽自引舒清啸,助尔长吟更短吟。
这首清代诗人孔广根的《虫声》描绘了秋天傍晚的凄凉景象和由此引发的人之情思。首句“树杪秋声已不禁”,以秋声透过树叶,暗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萧瑟。接着,“那堪四壁动商音”进一步渲染了室内四壁回荡的商调虫鸣,加重了寂寥与哀愁。
“咽残怨绿愁红地”运用拟人手法,将虫声比作含恨的绿色和红色植物,它们似乎也在为凋零而哀伤,触动了听者的内心。“冷入劳人思妇心”则点出虫声对劳苦之人和独守闺中的妇人的影响,勾起了他们的离愁别绪。
“豆叶翻风篱落晚”描绘了秋风吹过豆叶,篱笆边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凄清。最后一句“一樽自引舒清啸,助尔长吟更短吟”,诗人借酒浇愁,虫声仿佛在应和他的啸歌,时长时短,更显孤独与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虫声这一意象,展现了秋日的悲凉氛围,以及人们在其中生发的情感,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