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王孙泣路隅,时平野老醉相扶。
种桤正可三年大,爱竹何曾一日无。
细路迢迢上云雨,轻舟渺渺入菰蒲。
暮归剩欲谈幽胜,安得丹青为作图。
世乱王孙泣路隅,时平野老醉相扶。
种桤正可三年大,爱竹何曾一日无。
细路迢迢上云雨,轻舟渺渺入菰蒲。
暮归剩欲谈幽胜,安得丹青为作图。
这首诗描绘的是战乱之后社会变迁的场景。首句"世乱王孙泣路隅",通过"王孙"和"泣",展现出战乱时期贵族子弟流离失所的悲凉。"时平野老醉相扶"则转而描绘和平时期,农夫们在田间畅饮欢庆的场景,对比鲜明。
"种桤正可三年大,爱竹何曾一日无"两句,诗人以种树和爱竹的生活细节,寓言国家和社会的恢复与希望,暗示时间虽长,但未来可期。
"细路迢迢上云雨,轻舟渺渺入菰蒲",描绘了山中宁静的田园风光,小路蜿蜒,舟行水面,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暮归剩欲谈幽胜,安得丹青为作图",表达了诗人渴望将这山中美景和内心的宁静记录下来,却遗憾无法用画笔描绘,流露出淡淡的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黯销凝,楚天风物凄清。
过黄陵、山长水远,古今迁客伤情。
渺澄波、聚鱼曲港,浣纱人去掩紫荆。
洞庭晚、荻花风细,秋月照茅亭。
一壶酒,浇平磊块,问甚功名。
买扁舟、安排归去,五湖烟景谁争。
等闲携、弄瓢西子,恍惚遇、鼓瑟湘灵。
看尽娇颦,听残雅奏,暮云江上数峰青。
舵楼底,香芹鲜鲫,还似越中行。
闲身好、浮家泛宅,聊寄平生。
倚天钟阜龙蟠,四时青壁云烟润。
陂陀十里,苍鬓夹路,清风缓引。
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
自猿惊鹤怨,山人去后,谁更向、此中隐。
独爱丹崖碧岭,枕平川、人家相近。
登临对酒,茱萸香细,莓苔坐稳。
老计菟裘,故应来就,林泉佳遁。
怕烟霞笑我,尘容俗状,把山英问。
乘桴默契。便休休倦役,结茅归里。
一任貔貅威镇,虎韬熊略,旌麾争起。赳赳成何济。
只赢得、玉颜先弊。覆手一场空,过眼繁华虚矣。
争似乐然从己。赏花浓上苑,鱼游春水。
满泛红潮美。且郁陶襟怀,青门歌吹。醉卧东风里。
看隋堤柳摇金蕊。放适簪缨,乱铺苍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