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桴默契。便休休倦役,结茅归里。
一任貔貅威镇,虎韬熊略,旌麾争起。赳赳成何济。
只赢得、玉颜先弊。覆手一场空,过眼繁华虚矣。
争似乐然从己。赏花浓上苑,鱼游春水。
满泛红潮美。且郁陶襟怀,青门歌吹。醉卧东风里。
看隋堤柳摇金蕊。放适簪缨,乱铺苍翠。
乘桴默契。便休休倦役,结茅归里。
一任貔貅威镇,虎韬熊略,旌麾争起。赳赳成何济。
只赢得、玉颜先弊。覆手一场空,过眼繁华虚矣。
争似乐然从己。赏花浓上苑,鱼游春水。
满泛红潮美。且郁陶襟怀,青门歌吹。醉卧东风里。
看隋堤柳摇金蕊。放适簪缨,乱铺苍翠。
这首元代长筌子的《莺穿柳》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以“乘桴默契”开篇,表达了对官场劳顿的厌倦,决定回归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不理会外界的军事纷争和荣耀,认为这些都无法真正带来内心的宁静,反而使人的容颜憔悴,繁华如梦般转瞬即逝。
相比之下,诗人更向往自然的快乐,如在春天的上苑赏花,欣赏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弋,感受红潮之美。他沉醉于美景之中,心情愉悦,仿佛能听到青门外的歌声和乐曲。在春风中,他选择醉卧,欣赏隋堤上金蕊般的柳树,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忘却尘世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老匠铁手风运斤,一挟刃入千山髡。
明堂有在不见用,此为失地犹济人。
西潴巨泽江海通,狞风撼地波撑空。
当道独能支地险,更东安得与天穷。
莫比垂天绅,莫比跨地带。
渴龙枯死乾无鳞,绝海失舟踏鲸背。
秦帝东游逐仙迹,累重肉多飞未得。
三洲水隔不到山,借得紫虹千万尺。
平时尘土埋英雄,吾亦弃剑来游东。
欲观水尽朝宗海,安得身乘破浪风。
为约他年可归处,频倚栏干不思去。
季鹰范蠡不足奇,待我为名千古归。
十五以前月,清光逐夜生。
自朔以至望,浸长而浸盈。
十五以后月,明减而生魄。
自望以至晦,浸微而浸阙。
嗟彼天上月,有圆阙阴晴。
惟有心月月,天者常清明。
持此以鉴人,妍媸奚所遁。
此月不在天,月在尔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