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钟阜龙蟠,四时青壁云烟润。
陂陀十里,苍鬓夹路,清风缓引。
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
自猿惊鹤怨,山人去后,谁更向、此中隐。
独爱丹崖碧岭,枕平川、人家相近。
登临对酒,茱萸香细,莓苔坐稳。
老计菟裘,故应来就,林泉佳遁。
怕烟霞笑我,尘容俗状,把山英问。
倚天钟阜龙蟠,四时青壁云烟润。
陂陀十里,苍鬓夹路,清风缓引。
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
自猿惊鹤怨,山人去后,谁更向、此中隐。
独爱丹崖碧岭,枕平川、人家相近。
登临对酒,茱萸香细,莓苔坐稳。
老计菟裘,故应来就,林泉佳遁。
怕烟霞笑我,尘容俗状,把山英问。
这首元代白朴的《水龙吟·九日同诸公会饮钟山望草堂有感》描绘了一幅钟阜龙蟠的山水画卷。"倚天钟阜"展现了山势的雄伟,"四时青壁云烟润"则描绘了四季如画的景致,云雾缭绕,湿润清新。"陂陀十里,苍鬓夹路,清风缓引",写出了道路两旁苍翠树木与清风相伴的宁静。
诗人回忆草堂西边的兰若和草堂遗址,感叹山人离去后,再无隐士踪迹。接着,他表达了对丹崖碧岭的喜爱,那里靠近平川,居民点近在咫尺,登高饮酒,茱萸香气四溢,莓苔铺地,环境宜人。他计划退休后在此过上林泉隐居的生活,然而又担心自己尘世的容颜和俗气会被烟霞嘲笑。
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与志向,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反思。
戚里张公子,古貌又古心。
面若一尺玉,心如百鍊金。
碧树阴阴绕茅屋,不惜黄金买书读。
有时梦到羲皇前,河洛图书看不足。
白昼呼童扫落花,高閒真似野人家。
堂上灵椿八千岁,綵服裁为五色霞。
白头邂逅洪都市,令我见之心即喜。
今人容貌古人心,一曲长歌吾老矣。
房星夜坠秋河碧,夭矫雄姿龙八尺。
何年飞下九重天,自□人间骑不得。
置之天上白玉阑,长鸣直欲趋天关。
瑶池碧桃千万片,回风吹雪春斑斑。
不学开元照夜白,西入褒斜走荆棘。
愿逐轩辕凌紫霞,远游常在太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