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养功成鲜败群,弦歌声里出诗文。
只愁桃李春风近,卧辙无由驻令君。
牧养功成鲜败群,弦歌声里出诗文。
只愁桃李春风近,卧辙无由驻令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项服善知县和诗酬以三绝并简林致一教授》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描绘牧养功成、弦歌声起、桃李春风等景象,展现了对官员政绩的赞美与对教育的重视。
首句“牧养功成鲜败群”,赞扬了官员在治理地方时,如同牧人精心照料羊群,使得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发生混乱或叛乱的情况。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官员的治理比作牧人的工作,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官员的政绩。
次句“弦歌声里出诗文”,则进一步描绘了官员在闲暇之时,通过弹奏乐器、吟唱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这里的“弦歌”不仅指音乐艺术,也象征着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体现了官员不仅在政务上有成就,更在文化上有所建树。
第三句“只愁桃李春风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象征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担心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暗示了对官员任期有限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教育传承的担忧,因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播。
最后一句“卧辙无由驻令君”,则是对官员任期结束、离开岗位的遗憾之情。卧辙,原意为车轮压过的痕迹,这里借指官员的离去。诗人希望官员能够留下更多的智慧和经验,如同车辙一样,为后人提供指导和借鉴,但又无奈于无法挽留,表达了深深的不舍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员政绩、文化修养、时光流逝以及教育传承的描绘,既赞美了官员的德行与才能,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
有客有客,在河之中。杲日其炎,零雨其濛。
奚不过我,适焉从容。日之夕矣,命驾而东。
此而不达,何以云通。有客有客,在河之洲。
室是远而,一日三秋。奚不我过,适焉优游。
日之夕矣,言返其舟。此而不乐,与吏为仇。
仇不可执,乐不可穷。駪駪征夫,夙夜在公。
民之劳矣,不适何奁。有酒沽我,言恊其恭。
有虚其左,赵子来同。有嘉赵子,蒋侯之畴。
匪利之贪,匪名之求。祝以匏越,利以名□。
人亦劳止,胡不尔休。不腆余德,维二子之羞。
九十不衰真地仙,阿谁诸福似君全。
生儿自授诗三百,请禄同豋石二千。
旧憩棠阴青蔽亩,亲栽槐色翠摩天。
壶公山静堪斟酒,延寿陂清好放船。
尚父少惭多偃蹇,启期衰觉转颠连。
林家故是宽乔木,行看双标纪大年。
楚悯王,坐武昌,金瓶酒寒夜未央。
中弦调移角奋扬,铁椎交飞血从横。
可怜玉匣黄金床,不得全颅置中央。
太子距跃不下堂,美人如花列两行。
含辛饮泪娱新王,焉用擗棘茨垣墙。
御史来,鼓彭彭。
黄纸当头槛车迎,长安大人食枭羹。
食枭羹,语枭子,而枭之父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