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李素我再举子诗以志喜》
《贺李素我再举子诗以志喜》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男祥重见叶长庚,无限高门意气生。

遂有次儿肩德祖,奇哉二子类徐卿。

金光并茁尧庭草,玉露初盈汉阙茎。

间岁一寻汤饼会,欢歌逾遍五茸城。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贺李素我再举子诗以志喜》。诗中洋溢着对李素我再次得子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其子才德的赞美。

首联“男祥重见叶长庚,无限高门意气生”以“男祥”开篇,寓意李素我再次得子为家族带来了吉祥,如同长庚星般带来好运。接着“无限高门意气生”描绘出李家因新生命的到来而充满生机与荣耀的景象。

颔联“遂有次儿肩德祖,奇哉二子类徐卿”赞美李家不仅有了长子,还迎来了次子,这两位儿子的才华与品德堪比古代的德祖和徐卿,暗示了他们非凡的潜力与未来成就。

颈联“金光并茁尧庭草,玉露初盈汉阙茎”运用比喻手法,将新生命比作茁壮成长的草木,金光与玉露象征着他们的未来将如金玉般璀璨辉煌,预示着他们将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

尾联“间岁一寻汤饼会,欢歌逾遍五茸城”描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宴会,人们在五茸城内欢歌庆祝,表达了对李家新生之喜的热烈祝贺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对李家新生之喜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新生命美好未来的期许与祝愿。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陆参议挽词

中外衣冠盛,流传识后凋。
声名三语掾,身世半僧寮。
宝晋书尤逸,坡仙隐可招。
梅溪残月堕,芜没旧风标。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见一堂

灵澈清诗千载传,始闻林下有斯贤。
傍人只道休官早,见一名堂已十年。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小东山

客石东山志不渝,归来寻得静工夫。
从教更为苍生起,携妓何妨且自娱。

(0)

钱殿撰挽词

隽誉蜚庠校,孤忠动冕旒。
捄荒心欲折,忧国鬓先秋。
惠满长江水,风清八咏楼。
禁途交一臂,人物等闲休。

(0)

丘文定公挽词

处事拘挛外,鉏奸谈笑中。
几年亡主将,全蜀赖明公。
畏爱盾衰日,清和夷惠风。
屡书终不尽,诗意亦何穷。

(0)

顷游龙井得一联王伯齐见儿辈因足成之

路入风篁上翠微,老龙蟠井四山围。
水真绿净不可唾,鱼若空行无所依。
胜处虽多终莫及,旧游谁在事皆非。
只今匏系何由到,徒羡联镳带月归。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