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君寂寂,折腰我营营。
所嗟经时别,相去一宿程。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
离郡来几日,太白夏云生。
之子未得意,贫病客帝城。
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
隐几自恬澹,闭门无送迎。
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
清机发为文,投我如振琼。
何以慰饥渴,捧之吟一声。
伏枕君寂寂,折腰我营营。
所嗟经时别,相去一宿程。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
离郡来几日,太白夏云生。
之子未得意,贫病客帝城。
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
隐几自恬澹,闭门无送迎。
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
清机发为文,投我如振琼。
何以慰饥渴,捧之吟一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意境和情怀。
开头两句“伏枕君寂寂,折腰我营营”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劳碌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自己的辛勤与友人的安逸。接着,“所嗟经时别,相去一宿程”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朋友离别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则是追忆与朋友携手同行的情景,这里的“昆明春水平”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方或事件,但在这里主要作为回忆的一部分,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离郡来几日,太白夏云生”继续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太白山是当时长安附近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里提及它可能是为了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
“之子未得意,贫病客帝城”直接揭示了诗人自己的困顿状态,是在表达自己虽然有才华但不得志,同时又身患疾病,在大都城中挣扎求生。这里的“之子”即指诗人自己。
接下来的两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则是对自己处境的进一步描述和自我安慰。在困顿和疾病面前,诗人的意志仍然坚定,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实属难能可贵。
“隐几自恬澹,闭门无送迎”表明了在这种情况下,诗人选择了一种隐居、闭关自守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隐几”指的是书桌或案几,是诗人读书写字的地方,“闭门无送迎”则是对外界的隔绝和内心世界的保留。
接下来,“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中“龙卧心”可能是指某种期待或理想,而“鹤瘦貌弥清”则形容了诗人在疾病中的消瘦,但精神状态却更加清澈。
最后,“清机发为文,投我如振琼。何以慰饥渴,捧之吟一声。”这里的“清机”指的是诗人的才情或灵感,而“投我如振琼”则是说这种灵感如同宝石一般珍贵。“何以慰饥渴”表达了通过写作来缓解内心饥渴和对知识的追求,“捧之吟一声”则是在赞美这种精神食粮,诗人通过吟诵自己的作品来获得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状态、友情、时光流逝、个人处境等多个维度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坚守才情和理想的高洁品格,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清晨风雪继以雨,维舟午憩止顿所。
开窗偶一眄苍茫,飒景纷投讶尔许。
珠丝玉点难形容,渚边微雪含泥融。
便从浦口极遥目,水天无际连空濛。
烟中乍觉低云敛,远树如荠溪路掩。
却忆前岁过嘉禾,烟雨楼头之所览。
剪波忽见来孤舟,风帆错?榜人愁。
眼前劳逸各殊境,无心證取惟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