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雪·其二》
《春雪·其二》全文
唐 / 焦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春雪空濛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0)
注释
春雪:春季下的雪,可能指早春的雪花。
空濛:形容雪的轻盈、朦胧,如雾一般。
霏微:形容雪花细小而密布。
野人家:指乡村民居。
长天:广阔的天空。
梅花与柳花:梅花和柳树在雪中难以区分。
翻译
春天的雪轻盈地落在窗外,微微飘洒进入乡村人家。
广阔的天空和远处的树木,连绵的山上都被白雪覆盖,难以分辨哪是梅花,哪是柳花。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自然观察。

"春雪空濛帘外斜"一句,以轻柔的笔触描写了春雪飘落的情形。这里的“春雪”本身即是对比,因为人们通常不期望在春天看到雪花。这场雪,既没有冬日的猛烈与寒冷,却也带有一丝出其不意的美感。

"霏微半入野人家"则进一步渲染了雪幕下的宁静与温馨。诗人通过“霏微”二字,传递了一种轻盈而细腻的雪花纷飞情景,而“半入野人家”则描绘出一幅雪地里点缀着民居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田园生活。

"长天远树山山白"中,“长天”的用词,既可理解为天空辽阔,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树木被雪覆盖,呈现出“山山白”的景象,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深远与静谧。

"不辨梅花与柳花"则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抒发。在这场春雪中,即使是通常清晰可辨的梅花与柳花,也变得难以区分。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暗示了一种对现实与梦境、真假难辨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春雪带来的特殊美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一丝感伤。

作者介绍

焦郁
朝代:唐

焦郁,元和间人。诗三首。
猜你喜欢

天目书所见

菩萨与凡庸,不知谁正倒。

牛马若率真,形貌亦自好。

独有知见人,不食本分草。

拾他粪扫堆,秘作无价宝。

面上曲折多,腹内安稳少。

坐立皆成文,闲话亦打稿。

演出活法聪,难瞒俊阎老。

(0)

汤阴

借问汤阴路,皇州第几程。

雪山人面起,云阵马头横。

烟火村村莫,樵歌处处声。

功名是何物,天地苦留情。

(0)

重宿沙驿读屏间甲午三月东巡喜与倪道长高都谏滦州相见之作慨然兴怀明日又得与王道长相见于卢龙遂用前韵重志斯喜亦为三月十六与前若合符契也

东望卢能可几程,重临沙驿兴偏清。

沿边坼堠孤云细,到海晴峰列障横。

部使偶逢如宿约,容台知爱有深情。

同心更有滦汀在,记取题屏莫浪惊。

(0)

和张肖甫司马题王阳德使君阳湖别墅十咏·其八超然台

旸湖千顷白云流,百尺隗俄在上头。

欲语超然无可道,不牵尘世一丝愁。

(0)

人日得毛侍御秋中贵竹书有感却寄

当时绣斧出姑苏,壮思那随别思徂。

秋雁始为人日信,夜郎方表使星孤。

轮埋疋马霜先后,檄扫千盘瘴有无。

不为渔樵堪记忆,祗应清梦入江湖。

(0)

题大痴老人画山大痴此画甚佳而后有杨廉夫题一律险诨都不切事至末句云海上呼龙须有约镆耶笛子许君听尤可笑诸君毋不步其韵者余亦戏步之将使后人而复笑后人也

大痴老人时一醒,幻出迭迭芙蓉屏。

客惊咫尺万仞势,天割东南千古青。

拟将卜筑探地肺,便足指点称山经。

铁龙未晓画中理,纵作龙吟不可听。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