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空濛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春雪空濛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自然观察。
"春雪空濛帘外斜"一句,以轻柔的笔触描写了春雪飘落的情形。这里的“春雪”本身即是对比,因为人们通常不期望在春天看到雪花。这场雪,既没有冬日的猛烈与寒冷,却也带有一丝出其不意的美感。
"霏微半入野人家"则进一步渲染了雪幕下的宁静与温馨。诗人通过“霏微”二字,传递了一种轻盈而细腻的雪花纷飞情景,而“半入野人家”则描绘出一幅雪地里点缀着民居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田园生活。
"长天远树山山白"中,“长天”的用词,既可理解为天空辽阔,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树木被雪覆盖,呈现出“山山白”的景象,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深远与静谧。
"不辨梅花与柳花"则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抒发。在这场春雪中,即使是通常清晰可辨的梅花与柳花,也变得难以区分。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暗示了一种对现实与梦境、真假难辨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春雪带来的特殊美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一丝感伤。
东望卢能可几程,重临沙驿兴偏清。
沿边坼堠孤云细,到海晴峰列障横。
部使偶逢如宿约,容台知爱有深情。
同心更有滦汀在,记取题屏莫浪惊。
大痴老人时一醒,幻出迭迭芙蓉屏。
客惊咫尺万仞势,天割东南千古青。
拟将卜筑探地肺,便足指点称山经。
铁龙未晓画中理,纵作龙吟不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