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痴老人时一醒,幻出迭迭芙蓉屏。
客惊咫尺万仞势,天割东南千古青。
拟将卜筑探地肺,便足指点称山经。
铁龙未晓画中理,纵作龙吟不可听。
大痴老人时一醒,幻出迭迭芙蓉屏。
客惊咫尺万仞势,天割东南千古青。
拟将卜筑探地肺,便足指点称山经。
铁龙未晓画中理,纵作龙吟不可听。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题大痴老人画山》。诗中描绘了大痴老人创作的一幅山水画,画面生动,气势磅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山川的壮丽与自然界的神秘力量。
诗的前四句“大痴老人时一醒,幻出迭迭芙蓉屏。客惊咫尺万仞势,天割东南千古青。”描绘了大痴老人在梦醒之后,创造出一幅如同真山一般,层层叠叠、宛如芙蓉屏风般的山水画。这幅画让观者惊叹不已,仿佛置身于万仞高山之中,感受到东南方向那千年不变的青色天空。
接下来的两句“拟将卜筑探地肺,便足指点称山经。”表达了对这幅画的喜爱与向往,想要在这样的山水之间建造居所,深入探索大地的深处,同时也能成为山川之书的见证者和讲述者。
最后两句“铁龙未晓画中理,纵作龙吟不可听。”则以“铁龙”象征画中的神秘力量,虽然无法完全理解画中的道理,但即使画中发出龙吟之声,也无法真正听到。这里不仅赞美了画作的深邃与难以言喻的魅力,也暗示了艺术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的壮丽景象,以及对画作的赞叹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艺术作品超越现实、引发无限想象的赞美之情。
三年种得两丛竹,疏疏映我池边屋。
安得凉生十里阴,与君来往无三伏。
君家易知复难忘,春自罗浮归草堂。
罗浮竹大堪为屋,屋上干云从更长。
僻居两两辞城邑,地阔天长莫羞涩。
时见醯鸡瓮里游,几何高士林中人。
我今怀君复畏人,欲向竹林藏此身。
君来寻我乃相见,同话三山海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