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阶红叶雁声频,永巷秋深最怆神。
君意一如秋节序,不教芳草得长春。
满阶红叶雁声频,永巷秋深最怆神。
君意一如秋节序,不教芳草得长春。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长信宫内的凄凉景象,通过满阶红叶和雁声频起,渲染出一种深沉而哀伤的氛围。诗人以“永巷秋深”开篇,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着宫中岁月的漫长与环境的幽闭。接着,“最怆神”三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感受,强调了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后两句“君意一如秋节序,不教芳草得长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君王的心意比作秋天的节序,暗示君王的冷酷无情,就如同秋天剥夺了万物生长的机会,不让春草得以复苏。这里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君王的作为与自然界的规律相对照,突出了君权的绝对性和不可逾越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君王行为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机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特定情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感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艺术表现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使得作品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佳作。
多女信无助,多男复何虞。
我固喜二仲,辈出三丈夫。
圆郎未解语,手欲学抹朱。
闰郎好神气,两眼澄秋湖。
复有新生儿,初探玄海珠。
一一阅清俊,并是千里驹。
胡为集我家,足视种德符。
昆弟若一体,在尔犹在吾。
堂前有双亲,各已皓鬓须。
抱弄想慰意,颜色朝愉愉。
未问壮门户,悦亲良所须。
况我藜藿肠,要当饱典谟。
足以立家学,灿灿遗群雏。
尔后更五稔,汝等行不扶。
我欲为道肥,汝当为书癯。
富贵何足道,陆贾真洪儒。
阁小寒宜远,林荒晚带风。
遥山秋色外,独树雨声中。
念起三生异,心伤万境同。
此邦非我里,随意作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