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惜别》
《惜别》全文
唐 / 李咸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细雨妆行色,霏霏入户来。

须知相识喜,却是别愁媒。

白刃方盈国,黄金不上台。

俱为邹鲁士,何处免尘埃。

(0)
注释
细雨:形容小而密的雨。
妆:装饰,这里指润湿。
行色:出行的神色,也可指行人。
霏霏:形容雨雪纷纷。
户来:进入房屋。
须知:应当知道。
相识:相遇。
别愁:离别之愁。
媒:媒介,这里指引发情感的事物。
白刃:泛指兵器,象征战乱。
盈:充满,充斥。
国:国家。
不上台:比喻不被政治所用。
俱:都。
邹鲁士:指代儒家文化发源地的读书人,邹鲁指古代的鲁国和邹国。
尘埃:尘世的纷扰,比喻世俗的困扰。
翻译
细雨润湿了行人的衣裳,纷纷扬扬飘进屋内。
要知道,这雨中的相遇本是欢喜,却也是离别的预兆。
刀剑满城,国家动荡不安,黄金无法登上政治舞台。
我们都是邹鲁之地的读书人,何处能逃离世间的纷扰尘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细雨中离别的凄凉情景,通过细微的雨丝和霏霏的入户之声,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诗人巧妙地将这种自然界的小事物象征化,用以表达对离别之人的喜悦与思念。"须知相识喜,却是别愁媒"一句,尤其传神,揭示了即使是在欢聚时刻,也难免有离别的忧虑。

诗中还运用了一些比喻,如"白刃方盈国"暗指战争与动荡之世;"黄金不上台"则可能象征着物质财富无法在困顿中带来安慰。末句"俱为邹鲁士,何处免尘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以及对于身为知识分子,在动荡世界中的无力感。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细雨和离别的情感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层的忧虑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士人的悲凉 Weltanschauung。

作者介绍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自警诗

慎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国法须遵守,人非莫举扬。

无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

此个如端的,天应降吉祥。

(0)

夏日杂感四首·其一

我前十日至,柳叶不蔽日。

我后十日来,芳条如绀室。

枝间有好鸟,鸣和若琴瑟。

渠渠哺其雏,啄我园中实。

梢梢笋成竹,濯濯草过尺。

心惊岁已半,念此日月疾。

朝来数叶堕,盛夏有萎色。

悲哉一阴生,长养从此极。

(0)

长安仲春二首·其一

长安仲春七日风,苍茫顿撼天地同。

应门缥阙岌欲动,况我穷巷连蒿蓬。

暮寒卷雪连芳草,平门万屋青城缟。

无言桃李终默默,得势泥涂常浩浩。

夕晖入屋人气活,劳苦羲和间何阔。

斗杓东指令未行,要使烛龙聊泼剌。

(0)

不出偶成二首·其二

结茅亭下小池新,积雨通沟滟晚春。

风掠尘埃出明镜,影吞林木卧青云。

泥中蘋藻生无数,江上鵁鶄坐得闻。

太液渐台深斗极,乘閒杖履得相亲。

(0)

和出山

晓别招提去,春风信马行。

路幽皆竹影,山远尚松声。

岭断晴天阔,川横绿野平。

不因泉石好,安觉利名轻。

(0)

发金陵折柳亭二首·其一

绿衮溶溶日,红飞寂寂春。

青山今古事,芳草去来人。

歌吹酒家市,帆樯贾客津。

谁云绝胜地,登眺更伤神。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