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初二日鸳鸯湖上水流云在轩作饯秋曲宴张熊万潮家吉祥均在座集者二十二人》
《十月初二日鸳鸯湖上水流云在轩作饯秋曲宴张熊万潮家吉祥均在座集者二十二人》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庭池数片败荷叶,梦写春灯旧罗褶。

墙角一树枯桐枝,细翠但袅烟藤丝。

就中一轩容六几,十二空棂纱是水。

二十二人同一轩,人气辟秋轩不寒。

七尺屏风百罂菊,人气无寒地气绿。

绿香暗缭初炙笙,十月江南二月莺。

天色溶溶万态妥,画渚当门雁来坐。

与吾知者人两三,怜我发似疏柳鬖。

馀人各自煖颜色,萍聚何须尽相识?

结斯豪社云饯秋,此辈谁知秋可愁?

高筵传觞吾独醒,罗绮年华发猛省。

沄沄东逝湖流长,偶来摇此华灯光。

鸡鸣腷膊落星烂,霜到头颠筵未散。

清歌良酝吾不怡,彼真旷达吾还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聚会场景。诗人姚燮以细腻的笔触,将宴会的氛围、自然景色以及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意境。

首先,诗中通过“庭池数片败荷叶”、“墙角一树枯桐枝”等描写,展现了秋季的萧瑟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二十二人同一轩”、“与吾知者人两三”等句子,描绘了聚会的热闹与孤独并存的情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个体情感的深刻体验。

“七尺屏风百罂菊”、“绿香暗缭初炙笙”等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宴会的雅致与温馨。而“天色溶溶万态妥”、“画渚当门雁来坐”等描绘,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最后,“高筵传觞吾独醒”、“彼真旷达吾还痴”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聚会中不同心境的观察与思考,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聚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挽大行皇后诗四首·其四

淅沥动秋声,中心郁不平。

离愁逢叶落,别恨怨蛩鸣。

寂寂瑶斋隔,沈沈碧海横。

玉琴哀响辍,宵殿痛残更。

(0)

巡幸杭州

东南上郡古临安,亲采风谣一省观。

翠岫巃嵷犹舞凤,羽旗简约不鸣銮。

春晖草木江山丽,户满弦歌雨露宽。

德化远敷吾未信,如何夹路万声欢。

(0)

再过淮南

前来历兹境,斯民似未遂。

今日再经过,风土觉有异。

纨褐既充体,庐舍各完置。

拥道欢趋迎,扶老与携稚。

咸云获休息,近免徭役累。

水患日就平,田畴可耕植。

一饮与一食,莫不歌帝赐。

素念切民依,时为劳寤寐。

大造本无私,湛恩欲广被。

闻言聊自宽,庶慰省方意。

(0)

夏日口外寄宫中

翠盖鸾旌出,平明刻漏同。

油云驱暑气,时雨引清风。

山脉经年秀,泉形此日充。

遥遥千里外,回首忆深宫。

(0)

咏史四首·其三

轩皇访后牧,相道光璿枢。

精诚契冥漠,在古岂有诬。

巍巍兴王佐,竟与梦寐符。

天意靖殷邦,岂为荣一夫。

缅彼耕莘叟,后有版筑徒。

试观说命篇,典则追三谟。

(0)

清晨入盘山二首·其二

当年乘辇到,今日复来游。

山水不同色,泉声还细流。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