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池数片败荷叶,梦写春灯旧罗褶。
墙角一树枯桐枝,细翠但袅烟藤丝。
就中一轩容六几,十二空棂纱是水。
二十二人同一轩,人气辟秋轩不寒。
七尺屏风百罂菊,人气无寒地气绿。
绿香暗缭初炙笙,十月江南二月莺。
天色溶溶万态妥,画渚当门雁来坐。
与吾知者人两三,怜我发似疏柳鬖。
馀人各自煖颜色,萍聚何须尽相识?
结斯豪社云饯秋,此辈谁知秋可愁?
高筵传觞吾独醒,罗绮年华发猛省。
沄沄东逝湖流长,偶来摇此华灯光。
鸡鸣腷膊落星烂,霜到头颠筵未散。
清歌良酝吾不怡,彼真旷达吾还痴。
庭池数片败荷叶,梦写春灯旧罗褶。
墙角一树枯桐枝,细翠但袅烟藤丝。
就中一轩容六几,十二空棂纱是水。
二十二人同一轩,人气辟秋轩不寒。
七尺屏风百罂菊,人气无寒地气绿。
绿香暗缭初炙笙,十月江南二月莺。
天色溶溶万态妥,画渚当门雁来坐。
与吾知者人两三,怜我发似疏柳鬖。
馀人各自煖颜色,萍聚何须尽相识?
结斯豪社云饯秋,此辈谁知秋可愁?
高筵传觞吾独醒,罗绮年华发猛省。
沄沄东逝湖流长,偶来摇此华灯光。
鸡鸣腷膊落星烂,霜到头颠筵未散。
清歌良酝吾不怡,彼真旷达吾还痴。
《十月初二日鸳鸯湖上水流云在轩作饯秋曲宴张熊万潮家吉祥均在座集者二十二人》【清·姚燮】庭池数片败荷叶,梦写春灯旧罗褶。墙角一树枯桐枝,细翠但袅烟藤丝。就中一轩容六几,十二空棂纱是水。二十二人同一轩,人气辟秋轩不寒。七尺屏风百罂菊,人气无寒地气绿。绿香暗缭初炙笙,十月江南二月莺。天色溶溶万态妥,画渚当门雁来坐。与吾知者人两三,怜我发似疏柳鬖。馀人各自煖颜色,萍聚何须尽相识?结斯豪社云饯秋,此辈谁知秋可愁?高筵传觞吾独醒,罗绮年华发猛省。沄沄东逝湖流长,偶来摇此华灯光。鸡鸣腷膊落星烂,霜到头颠筵未散。清歌良酝吾不怡,彼真旷达吾还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xwL6m.html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聚会场景。诗人姚燮以细腻的笔触,将宴会的氛围、自然景色以及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意境。
首先,诗中通过“庭池数片败荷叶”、“墙角一树枯桐枝”等描写,展现了秋季的萧瑟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二十二人同一轩”、“与吾知者人两三”等句子,描绘了聚会的热闹与孤独并存的情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个体情感的深刻体验。
“七尺屏风百罂菊”、“绿香暗缭初炙笙”等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宴会的雅致与温馨。而“天色溶溶万态妥”、“画渚当门雁来坐”等描绘,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最后,“高筵传觞吾独醒”、“彼真旷达吾还痴”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聚会中不同心境的观察与思考,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聚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前来历兹境,斯民似未遂。
今日再经过,风土觉有异。
纨褐既充体,庐舍各完置。
拥道欢趋迎,扶老与携稚。
咸云获休息,近免徭役累。
水患日就平,田畴可耕植。
一饮与一食,莫不歌帝赐。
素念切民依,时为劳寤寐。
大造本无私,湛恩欲广被。
闻言聊自宽,庶慰省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