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山过雨易生凉,清晓居然换袷裳。
谷口沙含涨影退,树根草挂蔓丝长。
称心野景呈虚牖,极目秋田苏远冈。
傍午转暄真恰当,为催万顷稼云黄。
塞山过雨易生凉,清晓居然换袷裳。
谷口沙含涨影退,树根草挂蔓丝长。
称心野景呈虚牖,极目秋田苏远冈。
傍午转暄真恰当,为催万顷稼云黄。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塞山的清新凉爽之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季节变换与自然景观的变化。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山谷、沙地、树木和田野在雨水洗礼后的独特风貌。
首联“塞山过雨易生凉,清晓居然换袷裳”点明了主题,雨后塞山的凉爽氛围,清晨人们换上轻薄衣物的情景,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颔联“谷口沙含涨影退,树根草挂蔓丝长”细致描绘了雨后山谷的景象。谷口的沙地上,雨水冲刷过的痕迹逐渐消退,树根处的草叶上挂着长长的蔓丝,生动展现了雨水与自然界的互动,以及自然界中微妙的变化。
颈联“称心野景呈虚牖,极目秋田苏远冈”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的自然画卷之中。窗外的野景令人称心,远处的秋田在雨水的滋润下生机勃勃,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尾联“傍午转暄真恰当,为催万顷稼云黄”则以傍晚时分的温暖阳光作为收束,预示着丰收的到来。阳光催促着万顷稻田由绿转黄,预示着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即将呈现。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塞山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
白石何齿齿,幽泉复泠泠。
十年来京邑,远此林壑情。
取琴为我弹,弹作涧下声。
涵云出细窦,悬响漱珑玲。
奔流激浅濑,飞沬溅瑶琼。
峻如倾崖急,怒若过峡惊。
回渊阻云根,水涩不得行。
冲破歘奔放,奋迅如建瓴。
委蛇及水镜,扩然犹且清。
雅操得真趣,馀音绎以成。
挥手未终曲,怅望故山青。
泉石无遐思,兴乐在广庭。
翠虬夭矫飞不去,颔下明珠脱寒露。
累累千斛昼夜舂,列瓮满浸秋泉红。
数宵酝月清光转,秾腴芳髓蒸霞暖。
酒成快泻宫壶香,春风吹冻玻瓈光。
甘逾瑞露浓欺乳,曲生风味难通谱。
纵教典却鹔鹴裘,不将一斗博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