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珊珊苍玉,佳人楚楚绿衣。
五月秋声先到,七贤酒兴同归。
君子珊珊苍玉,佳人楚楚绿衣。
五月秋声先到,七贤酒兴同归。
这首诗描绘了君子与佳人的形象,以竹为媒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君子珊珊苍玉,佳人楚楚绿衣",以“珊珊”形容君子的优雅从容,以“苍玉”比喻竹子的高洁坚韧;“楚楚”则描绘佳人的清丽脱俗,以“绿衣”象征竹叶的生机盎然。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君子与佳人的形象,展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接着,“五月秋声先到”,在五月这个炎热的季节里,诗人捕捉到了秋天的声音,这既是自然界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暗示着对宁静、清凉之美的向往和追求。“七贤酒兴同归”,引用了古代七位贤士饮酒赋诗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畅饮、诗酒相欢的情景,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自然之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诗穷不但两鬓霜,白发缘愁千丈长。
一年强半走道路,归来又见橘柚黄。
不如南邻更此里,醉折梅花照溪水。
扶藜时蹑大阮踪,觅句深参少陵髓。
昨游过眼不可留,今朝欲再亦何由。
新诗已落万人口,不应更著锦囊收。
东风试暖却成寒,春恰平分又欲残。
淡著烟云轻著雨,近遮草树远遮山。
人行柳色花光里,天接江西岭北间。
管领社公须竹叶,在家在外匹如闲。
今宵合过山阳驿,泊船问来是洪泽。
都梁到此只一程,却费一宵兼两日。
政缘夜来到渎头,打头风起浪不休。
舟人相贺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风浪。
老夫摇手且低声,惊心犹恐淮神听。
急呼津吏催开闸,津吏叉手不敢答。
早潮已落水入淮,晚潮未来闸不开。
细问晚潮何时来,更待玉虫缀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