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江口合,古院辟江埏。
悬厓挺古木,栋宇撑云烟。
朱张昔嘉会,七日浑何言。
昌黎一过耳,勒石仍诗篇。
明明湛夫子,耋颐再腾骞。
予齿日以暮,愿言执前鞭。
嘤鸣和伐木,出谷拟乔迁。
吉仁二山长,两凤苞文鲜。
鸣阳与戢羽,无计远招延。
道左见棣杜,我心良忧煎。
且去探天柱,凌风蹑其巅。
漫与天者游,默默归玄玄。
蒸湘江口合,古院辟江埏。
悬厓挺古木,栋宇撑云烟。
朱张昔嘉会,七日浑何言。
昌黎一过耳,勒石仍诗篇。
明明湛夫子,耋颐再腾骞。
予齿日以暮,愿言执前鞭。
嘤鸣和伐木,出谷拟乔迁。
吉仁二山长,两凤苞文鲜。
鸣阳与戢羽,无计远招延。
道左见棣杜,我心良忧煎。
且去探天柱,凌风蹑其巅。
漫与天者游,默默归玄玄。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石鼓书院有怀何吉阳刘仁山二公》描绘了石鼓书院的壮丽景色以及对两位先贤的怀念之情。首联“蒸湘江口合,古院辟江埏”展现了书院地理位置的独特,紧邻湘江,历史悠久。接下来的诗句“悬厓挺古木,栋宇撑云烟”描绘了书院依山而建,古木参天,气势非凡。
诗人回忆朱张等贤人在此聚会的盛况,“朱张昔嘉会,七日浑何言”,表达了对学术交流的敬仰。然而,时光荏苒,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昌黎一过耳,勒石仍诗篇”,意指韩愈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和诗篇仍激励着后人。
诗人将自己比作湛夫子,虽年迈但仍怀有进取之心,“明明湛夫子,耋颐再腾骞”。他表达出对何吉阳、刘仁山二公的景仰,希望追随他们的足迹,“予齿日以暮,愿言执前鞭”。然而,由于无法直接邀请他们,诗人只能通过“嘤鸣和伐木,出谷拟乔迁”的隐喻,表达对他们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示无法招延他们,只能暂别,决定独自探索天柱峰,“且去探天柱,凌风蹑其巅”。在路旁看到棣杜,内心忧虑,但仍决心追求学问,“道左见棣杜,我心良忧煎”。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学术与道德的追求,以及对前辈学者的敬仰。
弄香吹粉,记前回酒困。绿露沈沈转花影。
翠帘深,隐隐红雾依人,荷月静,新样双鸾交映。
如今谁念省。短雨长云,曾托琵琶再三问。
最苦绿屏孤,夜久星寒,无处顿、风流心性。
又莫是偷香寄韩郎,到漏泄春风,一枝花信。
鸣韶山下客,多病似吾身。
每想弥天辩,谁为问疾人。
泉清偏照月,松瘦不知春。
未遂寻高论,相遥一水滨。
佳人月下翠成行,团铺高张碗舞忙。
想见风情杜书记,暗中挥泪忆钱塘。
一老东家唤不应,当年膴仕正承平。
何人诵得科灯判,莫向膏脂上取明。
子以自然名,诘我自然理。
至理本无言,有言已非是。
畏隹时怒号,厉风从何起。
晚得复怒生,春雨果谁使。
使然与不然,万化谁与纪。
君诘我不知,不如两忘已。
君苟未忘言,请问柱下史。
怀人夜寤擗,彼美天西方。
世变急三峡,吾道蹇两当。
起坐观列纬,翕箕正煌煌。
游云起碧落,反覆变白苍。
两仪浩无际,万期归渺茫。
感此不成寐,振衣夜未央。
思君见梁月,忽若堕我旁。
月明照我心,知心岂寻常。
浩歌自起舞,宵景何苍凉。
墓梅萃彼鸮,葭露化为霜。
鸡虫两得失,奚用论否臧。
日月此昭质,天地吾直刚。
愿言勖本心,百世垂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