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潼关》
《潼关》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上有苍苍山,下有浑浑流。

两崖类筑甬,中道才容辀。

关门密相望,设险非一秋。

借问前代人,屈指嬴与刘。

乃知伯王功,天险参人谋。

百二制六国,一面当诸侯。

东惭洛阳薄,北视朝歌羞。

时平郡国通,官守轻戈矛。

旅程兹出关,怅然为淹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壮丽景象和历史的沧桑变迁。诗人以雄浑的笔触,将潼关的地理特征与历史背景融为一体,展现了其作为古代军事要塞的独特魅力。

首句“上有苍苍山,下有浑浑流”描绘了潼关地势险峻,山峦叠嶂,河流蜿蜒的自然景观。接着,“两崖类筑甬,中道才容辀”进一步展示了潼关的地形特点,两旁悬崖峭壁如同人工构筑的甬道,中间的道路仅能容纳车马通行,形象地突出了其险峻与狭窄。

“关门密相望,设险非一秋”则强调了潼关作为关隘的重要性和防御功能,暗示了它在历史上多次抵御外敌入侵的角色。接下来,“借问前代人,屈指嬴与刘”通过询问前人的故事,引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表达了对潼关历史地位的尊重和感慨。

“乃知伯王功,天险参人谋”指出潼关之所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不仅因为其天然的险要地形,更在于人类智慧的巧妙运用。接下来,“百二制六国,一面当诸侯”赞扬了潼关在统一六国过程中的战略价值,以及它作为连接诸侯国的枢纽作用。

“东惭洛阳薄,北视朝歌羞”通过对比洛阳和朝歌,进一步强调了潼关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以及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最后,“时平郡国通,官守轻戈矛”描述了和平时期,潼关作为交通要道的繁荣景象,以及官府对武力的放松态度。

“旅程兹出关,怅然为淹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潼关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这段旅程的深深回味。整首诗通过对潼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0)

青玉案.临淄道上

清秋满目临淄水,一半是,牛山泪。

此地从来多古意:王侯无数,残碑破冢,禾黍西风里。

青州从事须沈醉,稷下雄谈且休矣!

回首吴关二千里。

分明记得,先生弹铗,也说归来是。

(0)

次韵黄秀才秋兴二首·其二

虎战龙争二十秋,江波日夜自东流。

道傍无语王孙泣,天际含颦帝子愁。

苜蓿风烟空壁垒,蒹葭霜露满汀洲。

古来惟有西山月,永夜依依照白头。

(0)

五月宿江阴军葛公绰草堂

曾解征衣寄草堂,枕边泉石自生凉。

休论仙诀能延寿,暂得身閒梦亦长。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六西村

远近皆僧刹,西村八九家。

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0)

迎春乐·其二双调

桃蹊柳曲闲踪迹。俱曾是、大堤客。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频醉卧、胡姬侧。

鬓点吴霜嗟早白。更谁念、玉溪消息。

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