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清雅脱俗的女性形象,以梅花自比。"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诗人赞美她的纯洁如玉的肌肤,不畏惧恶劣环境,其气质如同仙子般超凡脱俗。"海仙时遣探芳丛",比喻她像海中的仙子,偶尔降临人间,探寻美丽的花丛。
"倒挂绿毛么凤",可能是指她独特的装扮或姿态,犹如绿毛凤凰倒挂在枝头,增添了神秘和灵动的气息。接下来的"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强调了她的天然之美,即使不施粉黛,她的面色依然白皙,唇色红润,无需刻意装饰。
"高情已逐晓云空",表达了她高尚的情操,如同早晨的云彩般飘逸无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后,"不与梨花同梦",暗示她不同于寻常女子,有着独立的精神世界,不会与梨花(常用来象征纯洁)共享相同的梦境。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梅花赞美女性的高洁、独立和超凡品质的词作,体现了苏轼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
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
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
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
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
闲煞斫鲸屠鳄手,只辨雕花镂草,千古词魂,迸来指上,拍得青天觉。
苍茫此意,江南儿女谁晓。
小窗雨霁,傍疏篱一带,箨声盈耳。
绳床乍破,幽人梦验,苔钱穿碎。
墙阴屋角,郁千尺、凌云势。
笑洋州、太守清贫,却饶玉版风致。曾过荻洲江市。
银鲥拨剌出水。向柁楼晨饭,松湿烟青,烧来偏脆。
谷口如蓬宫,中似束、故人情味。
最怜是、憔悴龙孙,琅玕销尽生翠。
过春风、吟魂飞远,冷冷静闻琴语。
心香半缕销烟篆,盼断白云何处。深院宇。
借几树、繁红款取芳菲住。移宫换羽。
正琼押帘疏,冰奁砚润,华省漫催去。
怜同调,我亦新声曾谱。栏干静夜屡抚。
银藤枝上玲珑月,分得清愁几许。怀俊侣。
又并入、樽前红豆相思苦。艳情知否。
趁绛雪轻霏,玉箫低掐,芳思未迟暮。